上周末,永诚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意味着保险资管机构队伍再添新丁。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保险业现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3家、保险专业投资机构5家、受托保险资金的养老保险公司3家,共计31家。
从现有情况看,保险资金、保险主业是保险资管机构服务的主要方向。随着资金来源多样化、资金配置与投向丰富化,也将保险资管机构推向大资管竞争环境中,这对其投资能力、风控机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太平洋资管副总经理程劲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央行牵头“三会”正在组织制定的资管统一监管办法,将是资管业的发展指引和政策规范,保险资管机构的发展,将围绕这一办法制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转型措施。
保险资管三类业务模式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目前保险资管机构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保险资管机构资金来源以关联方的保险资金为主,投资方式以专户管理为主,投资方向以传统投资为主;二是,资金来源已经突破关联方保险资金的传统范围,投资方式有重点发展方向但未全面布局,配置方向表现为传统与创新尝试相互结合;三是,在客户范围、投资方式以及资金投向三个方面都已有较为全面的布局,在服务保险资金的同时,向跨市场领域发展。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显示,从管理资产规模看,截至2016年末,31家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合计13.72万亿,同比增长14.69%。21家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呈现增长,其中11家机构增速超过20%。
从业人数上,保险资管机构合计从业人数5956人,同比增长17.08%。27家机构人数呈现增长,其中9家机构增速超过20%,人均管理资产规模23.04亿元。
从业务条线看,31家保险资管机构职能部门人才总数5709人,其中前台部门的精细化分工趋势进一步突显,投资条线人才数量占比达38.82%,销售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9.41%,产品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3.38%,研究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5.75%,公募、私募业务条线团队正在建设中;中台部门人才数量变化较为平稳,投后管理人才显著增加;后台部门人才投入显著增强,运营支持和管理服务条线总人数占比分别达14.49%、12.5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保险资管机构具有相对独特的资金优势,特别是依托寿险公司的资产管理机构的长期资金,以及受托管理年金、基本养老金等带来的长期资金优势。
逐步摒弃通道型业务
长江养老拟任总经理助理、首席投资官初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资管行业要主动的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客户和持有人的利益。“我们定位养老金管理机构,在三大支柱的服务上,要提升自己主动的投研能力,包括系统建设,人才的培养、建设,产品线的完善以及销售能力。”
安盛天平投资部首席投资官、董事会秘书章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保险资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和资产配置能力,具有信任度优势。未来,还需加快发展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提高在大资管行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在31家保险资管机构中,已有25家保险资管机构开展第三方业务,第三方业务规模总计4.08万亿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保险公司资管部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保险资管机构应从单纯注重提高投资能力,向增强综合管理能力转变,逐步提高投资、销售服务、产品开发、风控及运营管理能力,摒弃通道型业务。
对此,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强调,保险资管机构长期发展,需进一步深化对接实体经济的资管计划、股权投资、私募等业务,拓展养老金、业外机构资金等综合性资金来源,并提供细分产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