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网
2007年12月,全国首家外商独资村镇银行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开业,拉开了外资行布局中国村镇银行的序幕,掀起了外资行抢建村镇银行的高潮。
然而,外资行做村镇银行的激情真有这么高吗? 据了解,除了汇丰现有12家村镇银行及下属的8家支行,网点总数达到20个,拥有内地外资银行中最多的村镇银行网点外,目前渣打、澳新、东亚都分别只有一家村镇银行,澳洲联邦银行则在河南设立了五家村镇银行。
尽管此前有外行的CEO曾公开表示不排除未来增设村镇银行,但近年来,外资村镇银行在国内的布局步伐明显减慢。
外资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真如人们想像中的那么美好吗?还是说外资在国内开设村镇银行只是响应监管当局政策号召,体现回馈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姿态?外资银行准备从中获取其它好处?
外资村镇银行布局激情消退?
“外资行在国内建立分支机构限制很多,而建立准入门槛低、受到政策鼓励的村镇银行是业务拓展的一个很好的渠道。”一国有大行人士分析。
据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首先必须要在中国境内先设立两年代表处,期满后可以设立分行,分行要开业3年以上,2年连续盈利,且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等,然后才能申请开展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展业务有一系列的地域、业务等的限制。
“目前中国的银行业市场还是有限保护市场,不可能直接让外资毫无设防地长驱直入。”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表示。
“外资银行在中国前三年,只能做外币的公司业务,而不能做人民币业务。” 一外资银行工作人员透露,外资行在国内的发展受到很多政策上的限制。
而监管部门对村镇银行的设置却有积极鼓励的政策引导,希望金融机构到中西部、金融服务不足的地区去设立村镇银行,重点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支持“三农”金融服务 ,村镇银行主要行使着“填空补白”的功能。
2012年12月31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老少边穷地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放开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老、少、边、穷地区增设机构网点。支持符合条件和监管政策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上述地区县(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外资行也希望在经济发达、大企业聚集的大城市开设网点,但在大城市开设网点较难获批,再加上大城市银行业竞争太激烈,而开设村镇银行更容易获得审批,既响应了中央支持“三农”金融服务的号召,又能享受优惠政策,还能收到回馈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口碑。
作为进军农村地区的回报,监管部门可能会允许外资银行在人口密集且富裕的如上海之类的大城市开设更多银行,由此不难看出外资行在中国设立村镇银行的意图。
然而近年来,外资村镇银行在国内的布局步伐明显减慢。以内地外资银行中拥有最广泛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的汇丰为例,2011年仅开立了山东荣成汇丰村镇银行,2012年则只有湖北麻城汇丰村镇银行一家新行开业。
外资村镇银行布局激情消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前期成本投入太高,而收益太少,再加上监管部门的系统扶持没有跟上,短期来看,外资村镇银行要想实现盈利还面临很多困难。
一外资行人士向21世纪网透露,单家开村镇银行的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很高,比如说汇丰中国在东部地区网点很多,若到新疆去开家村镇银行,远在几千里之外,需要支付额外津贴专门派团队过去,再加上对当地客户情况不熟悉,偏远地区的信贷文化薄弱,业务开展不如在东部发达地区顺利。
打个形象的比喻,在中西部地区通过开村镇银行赚一块钱,需要付出百分之一百的成本和努力,而在东部发达地区可能只需要付出十分之一的努力,就能赚到同样的一块钱。
“外资开办村镇银行的热情消退,说到底还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上述外资行人士坦言。
据悉,不仅是外资银行,就连国有大行对开办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也不高,甚至近年来有国有银行因利润微薄而从农村地区撤出。
说到底还是受经济成本制约,同样的经济投入开村镇银行和在发达地区开设分行获得的收益不能同日而语,前述外资行人士分析认为,要求金融机构违背商业原则来大力发展村镇银行不太可能,“要靠政府的政策补助等多方面努力来共同推进村镇银行未来的发展”。
此外,管理部门的系统扶持没有跟上也是制约村镇银行长期发展的一个问题。
21世纪网从一外资村镇银行业务人员处了解到,该行到目前为止还未直接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也没有被允许加入央行的小额清算系统。
“加入央行的小额清算系统,就可以直接跟任何交易对象进行清算,而不用通过代理行,可以大大提高村镇银行的服务效率和能力,但遗憾的是村镇银行目前还未被央行纳入。”该业务人员称。
由此可见,目前外资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大,形势不容乐观。除了上述因素,还面临着水土不服、专业人才匮乏、吸收存款难等一系列的问题。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取得很好发展,赚取丰厚利润,肯定也要响应监管当局的政策号召,开办村镇银行,回馈社会,体现社会责任,这个做做样子是可以的,你让外资行将村镇银行作为一个商业模式来大力广泛推广有些不太可能。”一银行业研究专家坦言。
外资村镇银行无限风光在前头?
按理说,开设村镇银行,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就一定会有回报。然而近年来外资开设村镇银行的激情减退,雷声大、雨点小,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金融风险太大,投入太高,产出又很低。
之前有外资银行高层指出,在中国设立村镇银行,盈利期一般需要三年半左右。
然而实际运营中,外资村镇银行吸储能力有限,在当地面临着贷款量不大,吸收存款难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外资村镇银行如期实现盈利。
在国内县域,农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处于垄断地位,网点多,吸收存款量大,对外资村镇银行的业务形成很大挑战。
外资村镇银行目前的运营情况究竟如何?是否已达到盈亏平衡,甚至已实现盈利?包括汇丰、渣打、澳新、澳银等在内的外资行有关人士在接受21世纪网采访时均表示:“目前运营状况良好”,而不愿意进一步透露具体的业绩数据,对何时能达到盈亏平衡甚至实现盈利更是三缄其口。
“目前有的村镇银行已达到盈亏平衡,有的还在努力中,还未实现盈利。”一外资行内部人士透露,若一直不能实现盈利,不排除未来董事会根据全球盈利状况而做出放缓在中国布局村镇银行的计划。
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冯兴元教授看来,外资村镇银行在短期内盈利不太可能,但只要稳健经营,长期来看可实现盈利。
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中国农村金融情况的外资村镇银行商业模式成为摆在汇丰、渣打、澳新、澳银等外资发起行面前的难题。
冯兴元认为,外资行联手国内商业银行共同开办村镇银行也许不失为快速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捷径。
此外,提高国内网点覆盖率,设计符合农民金融需求的标准产品来节约成本,也可实现长期盈利。
最后,外资村镇银行之间可联手成立一个村镇银行行业协会,设立存款保险基金,增强信用能力,吸引民众存款,“外资村镇银行规模小,只能靠外资发起行进行信誉的隐性担保,存款保险基金的设立能让老百姓存款更放心。” 冯兴元称。 (21世纪网 张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