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影子银行产品总量在17万亿元到19万亿元,已占GDP总量的三分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受到两次外部危机的冲击,一次是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另一次是2008年开始的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引发的欧债危机。至今尚未有过内部风险引发的危机。虽然人们认为国内金融服务远不尽如人意,但实际上其风险积累已经到了不得不警惕的程度。比如,影子银行的风险。
在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很杂,主要表现为银行体系以外的金融中介活动。中国的影子银行是2008年危机以后的产物,仅仅几年时间,风险究竟有多大?风险何在?
首先,影子银行引发的风险是系统风险。但是影子银行业务的参与主体,基本上并没有意识到、也可能是刻意忽视他们自身就是一个系统风险的制造者。特别是银行方面,每个银行都认为自己风险可控;监管部门发布的数据也认为各银行风险监管指标在可控之内。
而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恰恰就是影子银行制造的系统风险引发的。危机前,每个影子银行不但一般意义上自我认定其风险是可控的,而且每个公司的风险控制部门都在计算VAR(Value at Risk),即资产配置下每天最大的亏损值,确认在1%或者5%的置信区间之内。直至危机爆发前夕,每个投资银行的VAR值仍都被认为是风险可控的。
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银行计算的只是各自所面对的非系统风险。殊不知,其发行交易的是通过衍生工具把公司和客户资产打包配置的各种衍生品;所谓的“风险管理”并未消除风险,而是把风险“分散”到了市场各投资主体,实际上每一个衍生品都是在向市场释放风险。如果每个公司都通过自我膨胀的衍生品的发行并推动衍生品交易价格上涨,不断放大资金杠杆,向市场释放新的风险,就会使累积的风险规模急速加剧,以致一发而不可收拾。
现在,国内所有的影子银行都在乐此不疲地发展理财产品、表外投资,这与美国2001-2006年的金融情势颇为相似,可能差别仅在于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已。实际上,这些理财产品向市场释放的风险正在集聚。近期某银行出现理财产品不能兑付的情况,不能仅仅被视为个案。
其次,不知道风险有多大就是最大的风险。影子银行之所以摧毁美国经济,就因为投资银行卖了多少CDO和CDS,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现在国内投资银行大量发出各种理财产品,也都不知道其确切的规模。据官方公开的相关数据综合,国内影子银行产品总量在17万亿元—19万亿元,已占GDP总量的三分之一。而2010年时任职银监会首席顾问的沈联涛先生估计,银子银行规模达到20万亿元。还有民间估计,可能是30万亿元。有一篇媒体报道的标题尖锐地称影子银行为:“一本不断膨胀的糊涂账”,真可谓入木三分。
更值得指出的是,影子银行的市场呈现无序状态。有报道显示,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根本不知道产品的投资结构;理财产品的投资人,只关心收益率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而不问风险;而PTP(人人贷)系统中更是一片乱像,违规金融行为数目巨大。
第三,弱化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调控风险增大。在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银行信贷额度的控制是流动性与实体经济对接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手段。但是2012年社会融资总额中,银行信贷从91%下降到58%,影子银行的信贷融资包括债权和股权融资,还有银行表外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融资规模快速增长。限于统计惯例,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融资可能还未计入社会融资总额。
影子银行之所以被称为“银行”,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具有银行创造货币的行为功能。非银行融资信贷的大幅增加,意味着信贷的大规模体外循环,这部分信贷完全不受央行控制,总量不受控制,乘数效应更不受控制,直接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新的监管措施和新的货币工具,影子银行就可能绑架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风险将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