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
一度甩开运营商闹革命的银行手机支付,近来又开始重新审视运营商的地位和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去年曾经高调宣布与手机厂商合作开发支付产品的招商银行(600036,股吧),近来却再度携手中国移动,双方均宣布将在近场支付领域展开战略合作。而在此前,招行亦已经宣布与中国联通(600050,股吧)合作发布手机近场支付产品。
“最直接的动因,是手机厂商成百上千,谈判成本太高;运营商的格局则是三分天下,只要抓住一至两家,市场铺开的主动权就有了。”一位不愿具名的股份行零售部负责人对记者称。
合纵连横
记者注意到,招商银行与中国移动在蛇年春节前夕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的重点,正是此前一度“井水不犯河水”的手机支付业务。双方宣布将展开合作,实现符合央行规范的PBOC2.0(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等系列标准的移动支付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现金应用、贷记卡应用等中的一项或多项金融支付应用。
招行零售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与运营商在支付领域合作的实现模式将区别于和手机厂商的合作。“与移动的合作是在手机SIM卡中预留一块安全空间,以此来加载银行账户实现快捷的手机支付;而与手机厂商的合作,则直接在手机中嵌入安全芯片实现加载银行账户,不涉及SIM卡。”该人士对记者说。
而据记者了解,由于新开发的手机SIM卡存储容量较大,一张卡片上未来甚至有可能承载多家银行的支付账户。“运营商的平台是比较开放的,这种开放的心态,也说明运营商对自己在未来移动支付市场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做平台,银行则是应用模块的开发者。”一位股份行人士称。
业内人士称,正是这种清晰的定位将一度隔阂的双方撮合到了一起。据记者了解,中国移动实际早在2003年就已开发出成熟的手机支付技术,但限于终端机具铺设的难度,这一设想最终被束之高阁。最近两年,随着银联“闪付”机具的铺设,沉寂多年的手机支付市场才逐渐火热,包括运营商与商业银行在内的产业链各方,也开始在这一平台上尝试探索合理的商业模式。
据悉,招行与中国移动战略合作框架内支持移动支付的首批手机卡将于今年3月份陆续投放市场。
两条腿走路
不过银行人士认为,无论是与手机厂商的合作,还是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未来都将是移动支付市场的必要组成部分。换言之,银行会继续开展与手机产商的合作,也会继续探索与运营商间的合作,以求将手机支付市场整体做大。
“这与手机市场的现状有关。一方面有苹果、三星这种对终端控制严格、自成体系的强势手机产商;另一方面也有运营商定制的,统一投入市场的手机产品。短期来看这两种模式会并存下去,手机移动支付不可能非此即彼,各方都将是大市场格局的一部分。”前述招行零售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但是无论哪种模式,手机支付市场未来扩张速度的关键都将取决于银联“闪付”机具的铺设速度。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支持非接触式支付的银联“闪付”终端已经超过100万台,银联更是在去年底对外宣称将在2013年铺设约150万台非接触式金融POS终端。据市场研究公司IDC预计,到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的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其中将有25%来自近距离无线(NFC)标准的移动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