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0:28:3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图:我国的主要的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与总经营收入占比金融界·思想前沿市场化利率体系的建立将会使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将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
图:我国的主要的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与总经营收入占比

金融界·思想前沿

市场化利率体系的建立将会使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将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诸多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商业银行在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如何应对资产负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有新思考与新对策。

赵建军

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金融体制逐步趋向成熟的必备条件。自1996年我国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已全部放开,外币存贷款利率也已放开,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方面已逐步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仅剩下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两大关键点有待突破。“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将进入加速推进时期,并有可能最终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缩小了银行业的存贷利差,降低了传统存贷业务收入,促使银行业开展综合化经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改善银行业务收入结构。但是由于银行经营范围的扩大与深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发挥利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功能,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率,促进银行业持续健康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新机遇

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了基准利率的决定方式,通过有序推进的基准利率形成机制将逐渐放宽目前受到央行管制的基准利率范围,并最终建立完备的市场化利率形成与传导体系。在稳步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

首先,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创造更加自由的经营环境,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自主性。银行获得了自主的定价权,使得资金价格能有效地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这既促进了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优化调整,又有利于商业银行之间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

其次,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商业银行主动匹配资产与负债的手段。在资产方,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现实条件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实行优质、优价与风险相匹配和有差别化的定价策略。在负债方面,银行可以实施主动的负债管理,优化负债结构,降低经营成本。

再次,利率市场化也推动了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模式的转变,扩大了商业银行发展产品创新和中间业务的范围。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这为银行开发相应的创新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能。金融创新必然会带来收入结构的变化,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快速发展,也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有密切关系。

最后,利率市场化还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通过建立以市场化的利率为基础的内部收益率曲线,银行可以将内部的资金转移定价与市场利率有机结合,提高了商业银行内部绩效考核与内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有影响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改变了银行业已习惯的利率决定机制和变动规律,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首先,利率市场化使得存贷利差收窄,过度依赖利差的传统模式会越来越难以为继,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在政策上要做出根本性的调整。其次,利率市场化把定价权交给了银行,对银行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利率市场化还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水平,利率风险的扩大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风险度量方法,对利率风险的计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利率市场化改变了利率的决定方式,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和结构也产生影响。同时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促使商业银行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发展中间业务并加强综合化经营,使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着更复杂的风险水平。

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影响资产负债结构,给资本管理带来风险。取消利率管制之后,缓解了“金融脱媒”现象,商业银行的吸收存款能力增加,同时改变了负债结构和存款期限结构,使得资金成本上升,促使银行倾向于发展较多的高利率贷款以获得更高的利率。但是同时利率市场化缩窄了存贷利差,由于利息收入又占据银行收入的较高比重,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商业银行的利润下滑,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积累能力,对商业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监管要求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遭受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在管理利率上存在期限错配,即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的搭配不匹配,利率变动时这种不对称性使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会随着变化。如果银行以短期存款作为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的融资来源,当利率上升时贷款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但存款的利息支出却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加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同时,利率变动还会引起借款人提前偿付借款本息和存款人提前支取存款,导致银行遭受的潜在选择性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不能完全观察到借款项目的风险程度。当银行调高贷款利率,利率的提高将产生两种作用:一是高贷款利率会拒绝低风险的借款人,因为面对银行高利率只有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借款人才会借款,极易产生逆向选择。二是高贷款利率会刺激借款人获得借款后从事高风险活动,引发道德风险。以上情况使贷款项目质量整体下降,增加未来违约的信用风险。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同业恶意竞争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资金价格竞争是充分体现银行经营决策的竞争。当金融机构的存款负债利率低于同业价格但所决定的贷款资产利率高于同业价格,就会面临着丢失优质客户的风险。另一方面,当金融机构的存款负债利率较多地高于同业价格此时其贷款资产利率较多地低于同业价格却会面临着巨大利息损失。特别是在当银行在为了满足监管指标,提高银行存贷比指标和资本充足率指标时,就会出现以较高的成本来获取存款的恶意竞争风险。更严重的是,如果短期内全行业恶意竞争的广泛出现,将使得银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遇。

利率市场化带来银行综合化经营转型的风险。利率市场化降低了银行的利息收入,促进了银行不断的创新业务,有利于对现有金融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促进潜在金融资源的开发,在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面临利差范围缩窄的背景下,有利于银行形成新的盈利模式,提升银行在金融业中的竞争力,促使商业银行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来完成经营业务模式转变。在商业银行发展综合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商业银行自己条件的制约,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方向、风险防范及人才建设上都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使得银行在综合化经营的路径各不相同,不仅给银行经营发展带来了经营模式转变的风险,也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三、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关键的突破点就在于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因此当前利率市场化主要问题就是应对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的问题,当前一旦央行放开存贷款利率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将暴露出利率受到金融约束下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

1.收入来源过于单一,过分依赖利差收入。

当前我国银行业仍明显依赖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但各银行在这方面的表现存在较大的差距。举例而言,2010年我国五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经营收入的18.3%。但是,所有银行的算术平均水平则只有14.5%,意味着主要由大型银行带动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一旦利率市场化全面推开,商业银行则面临利差缩窄,净息差降低的局面,而国内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于利息收入,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积累能力,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满足资本监管要求都带来不利影响。附图为我国的主要的商业银行在2010年的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与总经营收入占比的情况。

2.利率形成机制有待完善,没有市场化的存贷款利率形成环境。

尽管当前仅剩下存款利率上限与贷款利率下限没有放开,但实现这两项利率市场化的市场环境仍然没有形成,目前对于基准利率的讨论仍然存在争议,央行目前确定的基准利率仍以存贷款利率为主,经营发展受到存贷比制约,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发挥资源配置作用。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更多以货币市场利率为基准利率,这一方面要具备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形成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具备货币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之间存在价格传导与反馈能力。

另外目前各个商业银行由于业务之间的同质性,存贷款业务所占比重过大,因此在利率市场化初期维持资本监管要求就需要仍然需要大量吸收存款,商业银行自身在确定市场化利率水平时更多需要参考同业水准,而非真正的市场化利率水平,这也是最近一次央行不对称调整存贷利率后大多数商业银行在短期利率上均保持相同浮动水平的原因。

3.潜在的利率风险与控制不匹配。

由于存贷款利率受管制的现状,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重点关注的是流动性风险问题,而信贷委员会和信贷部门则重视信用风险,由于职能和手段的缺乏,往往忽视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造成利率缺口管理滞后,利率敏感性资产同敏感性负债不匹配。由于商业银行过分追求市场贷款规模的占有率和存款的增长率,导致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不匹配。

利率市场化后,随着基准利率的随机性变动,银行的净利差收入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此外,由于目前国内利率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尚不成熟,因此无法运用表外手段对冲利率风险,这样就只有依靠表内调节,即通过改变资产负债的结构来改变利率敏感性缺口大小。目前商业银行在表内负债调节中仍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加强对资产业务的利率风险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4.由存贷比限制对综合化经营带来的约束。

当前银行监管部门在应对金融危机下出现流动性不足而发生违约情况设置了存贷比考核指标。存贷比指标监管决定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的扩张必须以存款增长为基础,限制了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范围和规模。而实际上存贷比指标与流动性关系并不大,并不是一个流动性指标,主要是在传统金融环境下的一个货币信贷规模调控指标。

如果比较美国的银行与中国的银行,美国银行业的生息资产来源与我国银行业相比要广泛得多,非贷款类的资产占比也较我国银行业高,这反映了美国银行综合经营的程度较高,资产来源多样化,因此在应对利率市场化环境也比我国银行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若没有存贷比约束,国内商业银行开展贷款业务无需依托存款,在有足够的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同样可以稳健开展贷款业务,不仅降低了资金成本,也减轻了当前环境下各商业银行为了追逐存款余额而产生了一些恶意竞争等无效率的市场行为。

四、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对策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利率市场化再次被提上日程。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十二五”时期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改变当前以利息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探索商业银行综合化、国际化经营模式,提高非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方面要提高自身化解利率市场化风险影响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对金融监管部门献计献策,改善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向的工作:

1.建立以FTP为核心的定价机制,引导对外合理定价。

加紧利率存贷款风险定价机制,发展金融产品创新。利率市场化本质上就是金融产品的价格竞争。商业银行在拥有更多的利率自主权后,存贷款业务的竞争方式将由原来的非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以价格竞争为主。为此,商业银行应尽快明确利率定价的原则和考虑因素,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为核心建立利率定价模型,完善产品定价机制。

首先,利率定价既要立足于自身运营成本,又要充分考虑市场的竞争性价格。因此,需要银行进一步改革内部成本管理体制,使运营成本尽量低于同行业标准,为市场竞争赢得先决条件。其次,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定价机制应当基于对国家“基准利率”走势的准确预测。因此,对于基准利率预测模型的技术投入和研究迫在眉睫。在利率定价机制上,应当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加强行业研究和对于非系统性风险的识别能力,在排除行业风险的同时,甄别客户类型并给予合理的风险成本叠加。

2.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拓展多元化营业收入。

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产品创新能力,大力拓展多元化营业收入,提高中间收入所占比重。当前商业银行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利息收入,这同发达国家的银行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将是利率市场化后,决定商业银行利润和市场地位的分水岭。中间业务是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与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收益,但不承担利率风险。要通过资源倾斜和管理政策引导,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逐步改变银行大部分的业务仍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经营收入主要依赖资产负债业务的现状。这也是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和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手段。

3.推动银行制度与流程改革,强化“统一银行”、“流程银行”的理念和意识。

建立相关制度与流程设计来保障各个条线都在推动、深化改革,比如零售条线的改革深化,企业金融、金融市场条线的改革启动,以及风险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的改革等等;同时,随着银行业务越来越复杂、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部门间的配合协作日益成为常态。与之相适应,我们进一步强化“统一银行”、“流程银行”的理念和意识,摒弃“部门银行”、“人治”观念,通过制度和流程的管理,推动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4.建议监管部门弱化存贷比考核,确保传导路径通畅。

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如果继续维持贷存比,容易导致商业银行对存款利率非理性的一浮到顶、高息揽存行为的普遍出现,给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带来额外风险。

存贷比监管决定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必须以存款增长为基础,若没有存贷比约束,商业银行开展贷款原本并非必须要有存款,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只要能够确保不存在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就可以稳健开展贷款业务。而实际上存贷比指标与流动性关系并不大,并不是一个流动性指标,主要是在传统金融环境下的一个货币信贷规模调控指标。对于管理流动性风险,巴塞尔协议Ⅲ中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远比存贷比指标细致和到位。

5.建议人民银行形成相关政策支持,帮助中小商业银行应培养优势业务,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相较大型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和经营范围上不具有竞争力,但是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业务审批速度更快、地缘和区域优势明显。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利用其在当地的地位及对当地企业的信息优势,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更亲切、更贴心的服务,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同时,加强与其他区域中小型金融机构间的协作,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抵御风险。(作者单位: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