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晨
关于国际投行裁员的消息依然纷扰。近日,有消息援引知情人士的话透露,今年1月中旬,摩根士丹利开始新一轮裁员,其亚洲投行部的员工将被裁减掉15%左右,高盛也在考虑在至少两年内加大裁员和减薪力度。
然而与此同时,多家国际大型商业银行近期交出令市场满意的最新业绩,公司股价近期表现强势。“裁员对股价的影响是偏向正面的。”中国资金管理网CEO高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因为市场认为银行把多余的、负面问题切掉了。
“瘦身”回归传统
“大型国际商业银行的裁员行动其实一直在进行。”美国基金经理黄一波对本报记者表示,日益严格的金融监管和巴塞尔协议III对核心资本金的要求上调,使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型银行不得不再次启动瘦身节支,在优化资产负债表和历史包袱被逐渐卸掉之后,轻装上阵带来的流动性恢复,使银行倾向于回归传统业务。
从近期披露的业绩看,银行利润状况的确在复苏。摩根大通日前公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业绩显示,收入实现244亿美元,净利润57亿美元,合每股收益1.39美元,净利润和15%的有形普通股权益回报率连续第三年创历史新高;此外,2012年全年摩根大通实现收入999亿美元,净利润21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商业银行部收入创历史新高,贷款增长14%,创下1282亿美元新高,连续第10个季度增长。
此外,高盛公布的表现优于市场预测的2012年第四季度业绩显示,营收暴涨53%,获利几乎是上年同期的3倍。
几乎所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资产负债表均有改善,根据巴塞尔协议I,高盛和摩根大通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从15%和10.4%提高到16.7%和11%。
北京时间本周四晚间最新公布业绩的美国银行则宣布,因扩大提列清理抵押贷款费用,去年第四季度获利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滑。
在高杰看来,裁员集中的投行部门往往是项目导向,没有传统抵押贷款业务的实际资产,一旦经济不景气导致项目业务下滑,人力成本的比重就会对成本造成压力,裁员是最直接的节省开支的手段。
银行业务“轻资产”化
这不禁令人想起去年底瑞银宣布的全球万人大裁员计划,其中包括对投资银行部门进行改革,减少投行领域业务,成为自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全球金融机构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行动。但一位外资银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从现在的情况看,当时瑞银的大裁员以及对投行业务的大调整,几乎引领了整个银行业务“轻资产”化的转型潮。
瑞银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重塑投行业务重点,主要通过专注于顾问、研究、股票、外汇和贵重金属业务的传统优势,退出由于监管和市场变化而失去经济效益的固定收入业务,裁员也会帮助瑞银大幅降低成本,更快提高整个集团的效率。
据透露,至2015年,瑞银的人员规模可能将达到5.4万人,实施这些措施后,瑞银希望其资本和资产负债密集程度大幅降低,实现高现金流动性,成为一家“轻资产”银行。裁员计划公布之后,在近3个月中,瑞银股价从13美元上涨到17美元。
按照瑞银的思路,投行部门退出的业务包括未能持续满足其资本成本要求的业务、操作高度复杂,或存在有可能对未来收益产生影响的长尾风险的风险较大领域。
“全球经济增长的泡沫挤出,导致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空间和土壤环境恶化,在这种状况下,投行痛斩高昂的人力资本,去除泡沫含量较重的风险业务,日益严厉的金融监管和资本金要求也大幅降低交易可用杠杆。”高杰对本报记者表示,未来转型迅速的大型国际银行应该会减少投机性强的交易性业务,提供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复杂性结构也会减少。
从积极的一面看,大型银行的裁员及内部整合,将提高集团效率,支持公司业绩整体增长,黄一波认为,经历了先前金融泡沫膨胀,如今持续性的裁员节支等资源调整,即便在过去几个月中美股市场上的银行金融股已经涨势喜人,从长期看,银行金融股的未来股价表现仍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