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齐鲁大地北风刺骨。
“快进大棚躲躲。”被风吹得张不开嘴的记者被一把拉进大棚。正在里面采摘的韩全亮笑着塞过来一个最大的西红柿。采访在棚里开始。
“农户不缺钱,我们很缺。”韩全亮如是说。韩全亮是民隆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全亮透露,该合作社有一笔近300万元的贷款申请正在银行审批之中。
寿光的农户贷款主要有联保贷款、大棚抵押贷款、订单质押几大模式,联保贷款占主体。农行寿光支行数据显示,今年新增农户贷款中,联保贷款占比为87%。
去年以来,为解决农民无抵押物难贷款而率先在寿光开展试点的“一权一棚”大棚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创新,尚在边实践、边完善、边推广过程中。
寿光市金融办主任隋永福接受本报采访时称,“目前农户以小额贷款居多,主要用于资金周转和扩大经营。”下一步的计划是完善农业产业链升级并发展订单农业。今年寿光地区贷款余额预计超过500亿,隋永福说,“今后重点将在产业链升级上。”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农业银行寿光支行授信的农户达到19.5万,为13万农户贷过款,通过实施“惠农一卡通”工程为农户发卡27万张,寿光25万农户达到每户至少一卡。而寿光农商行授信的农户数量也达18万。这意味着,当地两大服务“三农”的银行,加上邮储、村镇银行、小贷的补充,当地金融机构对全市25万农户的授信已基本覆盖。24年前,冬暖式大棚从寿光起步,一场“农业白色革命”将此地加冕为“中国蔬菜之乡”。如今这样的大棚超过40万个,寿光25万农户中70%从事大棚种植。
联保贷款占九成
大棚抵押贷款试点三年,实践中却占比极小。农行寿光支行从去年8月开始此新业务,截至今年11月底,共办理了350户农户蔬菜大棚抵押,发放贷款5000多万。
但大棚贷款却有其缺陷。
“一两个大棚不好处置,大棚因为土地无法流传又不能卖到别村。这样算来还不如担保风险可控。”寿光农商行农村市场部负责人孙德光对本报记者坦言,目前该行办理的大棚抵押贷款,多具有一定规模的大棚,“例如10个以上,才具备一定处置可行性。”寿光种植大棚的农户,平均拥有大棚2-3个。
“折价评估后能贷款的额度与联保差不多,另外大棚还被要求两年内新建、年收益上5万,加上办证、评估等多项手续。过于复杂。”韩全亮说。
事实上,在2009年出台的《寿光市大棚抵押借款暂行办法》中,已涉及到贷款前先确定“本村定向流转人”的规定,但要实现并不容易。“农村中存在人情关系等复杂环境,要找到既愿意为其担保又愿意接受处置大棚的并不多,目前金融办及相关机构在寻求解决办法。”隋永福坦言。
在此情况下,联保贷款备受青睐。
韩全亮说,“相比大棚抵押,农户更愿意选择三户或五户联保。”其合作社正在申请的贷款也计划采用由另一合作社联合社为其担保的形式。
寿光多位金融机构人员认为,目前“联保”模式的风险相对可控。所谓联保,即资产在同一级别的三户或五户农户,同时有贷款需求并愿意相互做担保的贷款形式。农行寿光支行截至今年9月的涉农贷款余额为71.5亿元,涉农贷款不良率为0.07%。“孙德光说。
同时,寿光当地推广“文明信用村”、“信用合作社”等,以培养农户诚信理念,确保占比近九成的联保模式风险可控。若出现坏账苗头,村委会带头协调化解,尽量不上升到银行层面。
订单贷款的担保难题
联保贷款也有其弱点,一户出现问题,就可能波及多名客户。
“但我们还是尽可能强调抵押贷款,完善产业链,一是农户可用定单质押,二是定单可减轻农户盲目耕种的损失,这对银行来说,都是风控的关键。联保贷款要逐步向抵押贷款转变。”农行寿光支行个贷部主任张华宗接受本报采访时称。
定单贷款应势而出。
以民隆合作社牵头的民盛联合社由5家合作社组成,向社员收购农产品后通过初加工、包装再配送给分别位于大庆和哈尔滨的两家大型连锁超市。去年联合社销售所得的净利润为70万余元,其中60%返给社员。平均每户分得不到1000元。
身为联合社理事长的韩全亮为联合社规划得更远。供应链完善后,可做蔬菜深加工、净菜配送等。“当然这块的资金要求更高,需要几千万的设备投入,还有自己品牌化的打造,都是长期规划。”
凭借各种“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寿光地区的农户授信较为普及。将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并打造品牌是政府和企业的一致发展计划。银行也在订单农业中看到了新市场。
今年起,寿光地区的银行陆续开展对订单农业的授信贷款工作。一方面,减轻因盲目种植而导致农产品暴涨暴跌现象,可使农户收入更有保证,减少坏账;另一方面,订单农业将给银行带来更具规模的企业客户,对其上游的供货农户贷款也可批量化、统一化处理。
寿光农商行董事长崔建强对本报称,今年预计累计投放订单农业贷款8亿元,信贷资金覆盖20%的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明年将累计投放12亿元,信贷资金覆盖上升至50%。
农行寿光支行目前正在同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洽谈订单贷款事宜,并已开展部分合作。“从合作情况来看,某些环节尚需进一步完善”。农行一内部人士透露。
企业通过市场分析后分配给农户的订单,蔬菜种类和价格都已提前定好。收购时若市价高于订单价格,农户就会分流一部分去市场销售;若市价低于订单价格,农户就会进购非自家种植产品供给企业,质量无法保证。韩全亮说,“所以企业也不愿给上游农户提供贷款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