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手表多都是顺时针转动的,但世界最大银行、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却有一块逆时针转动的手表。杨凯生表示:“这块表给我一个启示,我们要达到一个目的,实际上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走不同的路。”
无论是资产、存贷款规模还是利润,工行已是全球第一大银行了。但是,随着金融脱媒加剧,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加快,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领头羊”,工行又将如何应对这一系列挑战?
11月14日,杨凯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客中央台》节目表示,利率市场化的下一步怎么应对,要调整银行的结构。今后,仅靠存贷利差肯定不行了,要发展更多金融资产服务业务,把资产持有大行发展为资产服务大行。
调结构应对利率市场化
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实际是在加快。工行行长杨凯生也赞同此观点,他表示,中国利率市场化今年迈开步伐,标志性的事件是6月8日和7月6日的两次扩大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
关于下一步的应对策略,杨凯生也提出了调整结构和差异化的定价策略。他指出:“要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存贷款、盈利结构甚至区域结构。因为仅靠存款利差肯定不行了,要发展更多金融资产服务业务,把资产持有大行发展为资产服务大行。”
另外,杨凯生还表示,要把贷款定价的策略和水平和自己银行的既定风险偏好结合起来。差异化的定价社会公众是接受的,客户也是接受的,这样就能更好地应对利率市场化。杨凯生称,近4个月来,从中国的金融市场可以看出,差异化的利率定价机制正在形成。几个大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维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中小银行的利率则维持在另一个水平线上。
中国的银行业经历了近十来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2003年以来,工行保持了年利润30%左右的增长。杨凯生坦言:“一家大行要持续保持30%多的增长幅度恐怕是很困难的,也不太现实。这几年,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下一步能不能快速增长也要看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
不过,杨凯生承诺:“作为上市的公众公司,国家最大的控股银行,工行要对国家负责,对投资者负责,对客户负责,我们会努力保持利润的合理增长。”
小微企业贷款定价上浮仅7.2%
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定价,杨凯生表示工行并没有店大欺客:“我们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上浮标准也就是在基准的基础上上浮7.2%,相比大型企业的贷款并不显得高。我们有统计,工行的贷款大体30%是执行基准利率,30%多是下浮利率,还有30%左右是执行上浮利率。总体上,我们还是坚持风险议价的原则,风险高的价格稍微高点。”
他表示,大型银行应该支持、能够支持、实际上也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据悉,今年上半年末,工行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4万亿,是该行公司贷款的75%。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是1.8万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杨凯生表示:“银行的资产质量整体风险可控。工行是国内最大的信贷银行,工行的情况也可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和反映出中国银行业的整体情况。”据悉,今年三季度末,工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减少了200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减少了240亿元,且两者的不良率均低于该行平均水平。
据杨凯生介绍,工行的平台贷中,平台公司自身产生的现金流能够覆盖银行贷款本息的占到98%。剩下的只有少于2%的贷款本身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于偿还本息,但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地方财力雄厚的地区。
关于房地产贷款,杨凯生也表示,工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实行名单制。总体银行贷款的风险值得重视,但风控整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