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兵涛
[ 态度决定行为,一家银行要想成功转型,首先要使全行上下特别是各级行的行长们,真正改变各级行之前的急功近利思想:重视批发业务,轻视零售业务;喜欢大型客户,嫌弃小微客户;倚重存款贷款,疏于改善服务 ]
银行经营转型是个老话题,如果翻一下国内主要银行的历年年报或者内部文件,就可以发现,至少从本世纪初开始,加快业务经营转型就成为整个银行业每年必谈的重要命题。
公道地说,这些年的银行转型还是取得了很大成效,有两个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一是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十年前,国内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没有超过10%的,年报数据显示,2003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中国银行也只有7.9%,而到2011年已经有至少两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超过20%,每年提高大概1个百分点;二是贷款资产占比。十年前,贷款是各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绝对主力,但目前不少银行的贷款资产占比已经低于50%,相应的是债券投资等资产占比大幅度提升。一升一降这两个数据,反映的其实正好是过去这些年,银行孜孜以求的、降低对存贷利差收入依赖的转型路径。
当然,与国际银行相比,银行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上述两个指标中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例,欧美主流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一般在40%以上,按照过去这些年的转型速度,估计还得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他们的水平。如果与严峻外部环境的要求相比,过去这些年银行转型的步伐就更显缓慢。
实际上,形势比人强,当前迫使银行转型的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外部环境因素,也终将成为推动银行快速转型的重要动力。过去银行进行经营转型,更多是一种未雨绸缪的预防性行为。毕竟,各分支行行长们的任期一般也就两三年,未来的事情就留给继任者去做吧。同样的原因,也可以解释当前被诟病颇多的中间业务收入水分问题。考察欧美银行的发展历程,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注重收入多元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高也是在利率市场化之后的事儿。比之于中国的情况,既然银行存贷利差丰厚稳定,又何必费力去创收中间业务?实在上面考核盯得紧,那就“息转费”。国内的外资银行们,不管其母银行如何,在中国的收入一律也都是利息收入为主,无他,大环境使然。
但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脱媒加速,并不是银行实现成功转型的充分条件,还需要银行自身发生三个方面的“转变”。首先,思想认识要从原来的求快求大向求稳求好转变。态度决定行为,一家银行要想成功转型,首先要使全行上下特别是各级行的行长们,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银行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危急时刻,原来靠扩规模、吃利差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改变各级行之前的急功近利思想:重视批发业务,轻视零售业务;喜欢大型客户,嫌弃小微客户;倚重存款贷款,疏于改善服务。
如果说过去十年银行是以规模论英雄、以速度论高下的话,那么今后就要以风控论英雄、以服务论高下,因为银行业跑马圈地时代已经结束,精耕细作才能生存,只有经受住经济周期考验的银行才是真正的胜者。不过,思想认识源于长期的养成和积累,除非有突发性的重大变故发生,单靠开会、培训、讲道理是不管用的。短期来看,应该发挥考核这个指挥棒的作用,用机制来迫使经营行进行转型;长期来看,应该以事实和效果说话,用转型的成果来改变各级经营者的认识。
其次,业务部门要从原来的做加法向加减法并重转变。如果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组织机构则是行动的固化。过去十年中国商业银行快速扩张,不仅体现在业务规模上,也体现在组织机构上,总的趋势是机构部门数量越来越多,业务条线越来越杂,是一个只有加法没有减法的过程。
但真正的转型,应该是一个加减法并用的过程:不仅要敢于为新业务、新市场增加新的部门、新的机构,更要能有壮士断腕的魄力,将竞争实力不强、发展前景不好的业务部门和业务条线关停并转甚至直接卖掉。中国的银行业肯定还有很多新的市场机会,但大而全的银行已经够多了,今后需要更多的专业化定位的特色银行,这也应该是很多银行实现成功转型的必由之路。
最后,银行员工要从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变。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主要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很多指标都已经优于欧美银行,笔者认为其中最突出的,不是ROA也不是ROE,也不是资本充足率,而是成本收入比,国际上一般在50%以上,而中国的银行则只有30%左右,有的甚至连30%都不到。记得当初监管部门曾经制定了一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其中对成本收入比的要求是35%~45%之间,恐怕这是监管部门也未曾预料的。
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或许在于,如果说欧美银行是智力密集型企业的话,中国的银行则还只能算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笔者曾经问一个支行客户部经理QE3对其客户的影响,答案是不清楚、没想过,并说自己的客户都是大企业,有自己的研究分析团队。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复杂,银行要进行服务转型,这名基层经理的回答显然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作者系银行业资深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