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招商银行(600036,股吧)(600036.SH)收盘报10.17元,微幅上涨0.2%,不改近期银行股颓势。
“大的经济环境放缓,银行肯定最先受到影响,不可能像从前一样高歌猛进。”招行行长马蔚华近日对记者表示。过去三十年,中国银行业信贷年均增长超过20%,如此增速不可能一直维持。并且,银监会对银行资本的约束更严,价格也将受到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脱媒的影响。
为应对变局,招行加大了“二次转型”的力度。马蔚华称,该行未来战略将更加着重小微企业业务,并前瞻性地在移动金融上加快布局。流程改造和组织架构改革深入进行,招行将把大中型企业业务收归总行和分行,支行专职从事小微和零售金融。
小微业务加速
银行股普跌,机构减持,近段交易日以来,中国商业银行被推到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
“市场的反应会有过度的时候,特别是对敏感行业,一些基金减持招行,可能有多种因素,可能对大市的判断比较悲观,可能是跟风恐慌,也有可能有一些基金公司在减持之后,又以更低的价格买回来。”马蔚华对此回应称。
内外部环境虽不利于银行发展,但银行的应对之策亦不少。马蔚华表示,台湾在利差为1.2%的情况下都可以生存发展,说明中国商业银行在管理上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管理包括流程,资源整合,每个人的效率发挥情况,如何确定利润的科学考核体制,这些都是商业银行可以挖掘的部分。
“招行的二次转型,主要是管理体制的转型。”马蔚华以资本为例指出,过去国内商业银行都没有资本管理的概念,这两年才建立起来,银行必须学会把资本科学地糅合在各个产品、各个行业,在今天和未来之间合理地分配,资本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细化的过程。目前,招行正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对资本运营进行精细管理,这不仅是对资本的节约,也可以节约成本。
随着金融脱媒的加速,银行将资本分配到大中型企业上显然不划算。马蔚华称,招行批发银行的未来战略越来越明确定位在小微企业业务。经过几年探索,该行已构建起两大流程,一是将苏州小贷中心的模式在全国推广,二是将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信贷纳入招行零售条线。
“我们现在使用大企业融资总量这一新指标来衡量大企业业务效果。”招行公司部总经理张建对记者称,该行批发条线大企业的非信贷业务在其融资总量中的占比已达到25%。与以往不同,招行对大企业的融资今后将更多通过投行、金融市场、财富管理、综合性经营公司等渠道去满足其需求。
支行改革启动
为彻底将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业务分离,从今年起,招行将启动支行改革。“从现在开始,选择一批网点进行试点,支行的大中型企业业务上收到总行或分行,断掉其后路,今后专门做小微企业。”马蔚华直言,支行的重点如果放在大中型企业上,小微企业的业务始终难以腾飞。
招行对支行的改革是对此前公司批发银行总部和零售总部架构改革的延续推进。“与西方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的组织架构既不能延续传统的模式,也不能照搬西方的事业部。”马蔚华说,中国的特点是,政府管经济,这意味着各级政府手中有非常大的资源,有项目有资金有机会,所以招行必须保留强有力的分行作为利润中心。
同时,随着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化、数据化、全球化,招行开始强调专业化条线在产品的开发、市场反馈、专业管理方面的作用。为此,招行成立了零售总部和批发总部。“两个总部的利润是虚拟核算,它是专业化的指导单位。”马蔚华说。
将以往全能型支行转型为小微和零售支行,正是顺应了银行专业化的未来趋势,招行和建行深圳地区均如此。但市场人士认为,与民生等银行相比,招行小微业务起步稍晚。
马蔚华对此回应称,招行期望先构建一个良好的小微企业系统,对小微客户不可能一个个审贷,要将风险量化,进行工厂化运作,这需要数量的积累,不可能几千亿扔出去再做试验。
“我们希望逐渐先把系统打造得比较成熟,苏州小贷中心,个人经营性贷款我们都已经很有经验。”马蔚华说,今年上半年,招行新增的经营贷款量已经超过多数市场同业。
信息科技是促进银行小微和零售业务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之一,招行亦在加紧布局。
“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可能很快就被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形式所取代,将来移动支付是满足小企业和零售客户融资需求最好的方式。”马蔚华认为。
(本报记者包慧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