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佼
虽然近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管控一再被监管层重申,但在各地方政府陆续推出小型版“四万亿”的刺激下,银行的大型基建项目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形”贷款,似乎有“涨水”之势。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20家银行,与地方政府签订规模数十亿乃至数百亿的信贷支持协议。而与2008年情形不同的是,成长起来的城商行,也和国有大行一起,积极投身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大型基建项目贷款。
中小银行活跃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6月以来,先后已有近20家银行向地方政府项目抛出绣球,其中,中小银行身影活跃。
7月27日,作为兰州市北二环二期工程的投资主体,兰州国资投资(控股)建设集团与7家银行,签订了总额达155亿元的授信协议。
“我们授信额度不多,只有3个亿,以我们的实力,单独做不了这么大的项目。”兰州银行一位高层告诉本报记者。
相比兰州银行,北部湾银行、天津银行、广东南粤银行等“胃口”大得多,与地方政府达成的授信协议均在百亿元以上。
5月初,北部湾银行与柳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将向柳州市政府提供100亿元的授信额度。6月29日,该行又与钦州市政府签订协议。6月27日,广东南粤银行也与湛江市政府签订协议,在未来3年内,该行将提供总金额为100亿元的融资。
而这些资金大多将用于当地保障房、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在与柳州市政府签订协议时,双方就曾表示,这些资金将用于当地保障房建设、旧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领域。而与钦州市政府达成的授信协议中,双方虽然未曾公布具体额度,但资金投向与柳州并无区别,双方将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重点工业项目、滨海新城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此前,北部湾银行还参与了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银团贷款。
南粤银行也表示,将额度百亿的资金用于支持湛江市基础设施、土地整理储备、保障性住房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海洋经济、中小企业等领域。
而天津银行则将目光瞄向了当地大型国企。7月3日,天津银行向天津港(600717,股吧)集团、渤化集团、交通集团等五家大型国企授信180亿元。天津银行高层还表示,在未来两三年内,该行对当地国有企业的授信额度将从目前的近300亿元,增加到600亿元以上。
“地方政府不能直接从银行贷款,最终还是要通过地方融资平台来操作。换句话说,这些贷款大多是平台贷。”一家股份制银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
虽然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成为此轮平台贷和基础设施融资的主力,但亦有国有大行和实力较强的股份制银行活跃其中。兰州国投的155亿元授信中,就包括了建行、中行、交行三家大行和浦发银行(600000,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两家股份制银行。
在6月末举办的首届广州金交会“产融对接项目签约仪式”上,多个基础设施项目获得农行、建行、国开行等大行信贷支持。据媒体报道,其中,建行达到230亿元左右,农行和国开行分别达到180亿元和70亿元。
有选择介入
“银行近期对地方政府的基建项目感兴趣,主要是因为监管政策似乎有所松动。而且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银行也需要找项目。”一位银行业研究人士表示。
他的依据是,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表示,下半年要更加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稳步增长。重点支持以省级平台为主开展的公租房、廉租房、棚改房等三类保障房建设。
不过,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银行对政府基建项目授信,多为银行自身政策不同所致,而非平台贷、“铁公基”贷款总量和监管政策放松。但各银行确实对此类贷款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不是对所有的地方政府项目一哄而上,而是对保障房、紧缺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现金流能覆盖的项目,积极支持。
西部一家银行高层表示,目前平台贷和基建项目信贷监管政策,从之前的呼吁期进入微调期。“我们要在当地生存,有大事还是得参与,好的项目也要做,何况现在贷款需求不足。”
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扩张和银行风险的上升,再次引起业内人士担忧。
上述银行研究人士认为,目前宏观经济下行,政府支持基础设施类项目,但问题是贷款投向哪里,如果是产能过剩和淘汰的领域,其中隐藏的风险极大。若项目本身有保障,如交通、保障房等项目,地方政府又有财政配套资金,贷款还是比较安全的。银行在选择项目时,一定要因地制宜,控制风险。
他认为,基础设施项目对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在目前形势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扩张也会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