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业巨头、英国第二大银行巴克莱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的丑闻,眼下正闹得沸沸扬扬。除了欧美多家金融机构之外,英国央行也涉嫌与巴克莱联手作案。英美监管当局正在对该金融丑闻的真相展开进一步调查。
在欧美经济不景气、欧债危机阴霾笼罩的背景下,巴克莱银行丑闻有可能再度重创人们对于欧美银行业的信心。但也应看到,英美监管当局以此为契机进行整肃,也有可能让欧美银行业刮毒疗伤、涅槃重生。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金融业而言,巴克莱银行丑闻可以带来多方面的警示。
警示之一:对金融业的监管须臾不可放松。在这次巴克莱银行丑闻曝光时,另一家世界知名金融机构高盛涉嫌欺诈客户的丑闻余波未了,而这两大丑闻,都发生在次贷危机给欧美金融业造成的创伤尚未痊愈之际。由此联想到近两年欧美金融巨头多次公开对政府的严格监管表示不满,人们完全有理由反问这些巨头发泄不满的底气从何而来!
逐利者从来都有暗箱操作的冲动,不喜欢身后有人监控,以方便自己不择手段地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表现在金融领域,就是银行家们与监管者们不断博弈。所幸的是,从2008年至今,欧美金融监管当局在加强监管方面步步紧逼,并未屈从于银行家们放松监管的呼声。这次卷入丑闻的巴克莱被罚款约4.52亿美元,虽然是事后追惩,但其力度之大,仍可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随着调查的深入,英国央行也被牵扯出来,颇有一查到底的魄力和勇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巴克莱银行丑闻是美英监管当局在6月27日主动曝光的,采取这一行动时,美英监管当局并没有因为欧债危机阴霾未散、从而出于安抚市场的顾虑而加以掩饰。这些做法,确实值得中国学习。
警示之二:巴克莱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丑闻表明,Libor形成机制存在漏洞,这也给中国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提了个醒。Libor是全球350万亿美元借款合同条款的基准,它由一组银行根据它们公布的平均银行间拆借成本确定。Libor对衍生品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数万亿美元的掉期和期货合约的交易都取决于与Libor等指数相关的基准价格,这些指数也决定了抵押贷款和存款等产品的价格水平。这就让交易员有很大的动力去扭曲Libor,以便为自己谋利,而Libor形成机制的不透明性,也导致它容易被人为操纵。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是中国金融业借鉴Libor的成果。Shibor报价银行团现由16家商业银行组成,报价银行是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或外汇市场做市商,在中国货币市场上人民币交易相对活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的银行。目前,中国82%以上的拆借、回购交易都以Shibor为基准成交;其中,3个月及其以上长端Shibor更多地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交易主要集中在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从价格形成机制上看,Shibor与Libor大致相同。这也就意味着,Libor形成机制的内在漏洞,同样存在于Shibor形成机制之中。因此,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中国应该未雨绸缪,尽早对Shibor形成机制予以完善。
警示之三:在市场面前,政府部门应恪守自身权限,不能随意越界。据媒体报道,此次巴克莱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丑闻的背后,有英国央行的影子。日前,巴克莱在听证会上公布的一份文件表明,英国央行副行长塔克曾暗示巴克莱银行前首席运营官杰里·德尔密斯耶下调Libor报价,后者据此对巴克莱银行交易员作出相关指示。英国央行怂恿巴克莱压低利率,旨在美化在金融危机时期英国银行的财务状况,以缓解英国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
源于银行交易员的自由而真实的报价,是Libor形成的基础,这是市场机制在利率上的体现。英国央行副行长塔克的不当介入,使得该机制出现了扭曲。这是“有形之手”对“无形之手”的违规干预,是权力对市场的随意越位。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奉金融自由为圭臬的欧美国家,塔克的行为触犯众怒,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个中教训,值得所有志在推进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国家汲取。
警示之四: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分裂。银行家们的高收入,是欧美国家贫富分化的一个渊薮,使得欧美银行业的每一个污点,都有可能被公众无限放大,从而加剧贫富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欧美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的当下尤其如此。此次巴克莱银行丑闻曝光后,英国银行家们遭到了从普通民众、经济学家到首相卡梅伦的一致炮轰,其激烈程度也许远远出乎银行家们的预料,掺杂于其中的社会情绪,除了“仇腐”之外,还有“仇富”。可以说,自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享受巨额薪酬与奖金的银行家们,已经成为欧美公众唾弃的对象。
类似的情况,在中国也存在。目前,中国金融业的高收入,也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一个表征,它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不容小觑。无论是从挤压金融泡沫、做强实体经济的目的出发,还是从改革分配不公、缓解社会矛盾的角度着眼,都需要公共决策层认真对待,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