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证票据合作是徒有其表的金融创新?还是踩着红线打擦边球?监管机构已有态度。
6月7日,多位消息人士证实,券商与银行在票据等业务上的合作被监管部门“叫停”。
近日,证监会向京、沪、深三地证监局发文,要求调查研究辖内券商与银行在票据等业务上的合作,并加大监管力度。
随后,深圳银监局召集本地券商开会,研讨关于推进证券公司业务创新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券商在有关实施细则未出台之前,暂停与银行在票据等业务上的合作。实施细则出台以后,此类业务是否要放开,还需再行研究而定。
目前尚不知其他地方的证监局有无跟进叫停,但业内已是风声鹤唳。多位消息人士证实,在北京、深圳地区,券商与银行在票据等业务上的合作已暂停。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告诉记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已经与合作的几家券商迅速商讨对策,但还没有应对措施出来。不过,只有新的票据、融资类理财产品暂停发行,已经发行的不受影响。
自银信合作融资类理财产品叫停以来,商业银行绕开规模控制的表外信贷亟需其他出路。券商因为与信托一样具有资产管理功能,资金运用范围广,其信托替代通道的作用日益突出。银行可以避开银信合作的严厉监管,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券商几乎不用承担任何风险便可坐收“过桥”费,双方一拍即合。
一位做同业业务的商业银行人士称,这种银证合作今年年初以来先是在个别银行兴起,逐渐形成行业趋势,尤其在四、五月份业务规模增长很快。“与同业交流发现,估计银证合作的票据类理财产品规模上千亿。”
而随着证券行业呼吁放宽业务范围和投资方式限制,在提高券商理财类产品创新能力、推进新业务创新的进程中,投资商业银行票据等融资类理财产品曾被理解为一种业务创新,日渐火热。
“虽然中间收取的费率只有约千分之三,相对于券商其他资管的收益低很多,但这类银证合作不用消耗资本金,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只要规模做大,效益还是很不错的。同时,银行与券商之间也可以形成客户资源的互补,以后还可以展开更多合作。”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但实际上,券商扮演的角色不过是原来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的信托角色。
传统的信贷类银信合作之所以被叫停,本质在于监管部门杜绝银行信贷资产通过信托中介表内外腾挪。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信托公司“不得开展通道类业务”,既然券商有意复制信托公司的模式,遇到与信托一样的下场并不令市场意外。
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银监会方面对银证合作票据类理财产品尚未出台类似规范措施。
6月7日,银监会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无论是银信合作还是银证合作,并不是业务本身存在问题,监管的目的在于杜绝监管套利。
“信托也好、券商也好,在金融市场上的功能都是资源配置,这无可厚非,但从监管的角度而言,不能有监管套利,既然你做的是和银行类似的业务,就要承担相同的监管成本,要有拨备计提等风控机制。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起这样的机制,引导业务合规发展。”该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