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历史之谜:荷兰银行梵高理财坠落轨迹(上)-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3:56:0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我们可以不跳槽,却成为三家百年公司的员工。”荷兰银行“梵高理财”前员工的玩笑中亦有心酸。六年的轨迹,犹如梵高《星空》中的一抹流星,短暂而耀眼。从2003年3月28日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分支机构、仅有一

“我们可以不跳槽,却成为三家百年公司的员工。”荷兰银行“梵高理财”前员工的玩笑中亦有心酸。

六年的轨迹,犹如梵高《星空》中的一抹流星,短暂而耀眼。从2003年3月28日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分支机构、仅有一位销售主管、一位理财经理开始起步,到最鼎盛时期,全国有600-700位直销人员和300-400位理财经理荷兰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辉煌过。

时过境迁。2007年4月,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斥资700亿欧元收购荷兰银行,成就了欧洲历史上最大的跨国并购案,可惜不久金融危机爆发,RBS创纪录亏损,业务全面收缩,不得不考虑出售荷兰银行部分在华业务。此后,新加坡星展银行(DBS)接受其中部分业务和员工。

人虽散,但却在以另一种方式开枝散叶,并且枝繁叶茂。荷兰银行“梵高理财”当时的中国区负责人朱亚明,现担任星展银行个人银行部负责人,部门中多位员工来自梵高理财;另一些员工分散在国内数家银行的个人银行、私人银行部门,以及券商、基金、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部门,职务上自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下至普通员工。

梵高理财也留下很多的不足和遗憾。原荷兰银行零售银行部副总裁、高级业务执行经理吴未央最大的遗憾是,“当时只能做外币,手脚被绑起来了。可以做的时候却被卖掉了,一起被卖的,有那么多的客户资源。”以当时梵高理财的势头,确有成为中国理财市场第一品牌的可能性。即使“手脚被绑”,梵高理财依然创下了中国理财市场的许多领先:单一产品销售额达到7000万美金、客户数量达到4万人,以及较高的品牌认可度。

时值2012年,近几年的通胀压力、房地产及股市低迷再次造就财富管理行业升温,各家银行、信托、券商、基金逐鹿高端理财市场,却难以拉开差距,各种模糊与困惑出现。是时候回顾一下,重温他山之石了。

不是“河南”银行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承诺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业全面向外开放。随着全面开放日的临近,外资银行纷纷抢滩国内市场。

不过,是时相对于早已在中国经营多年的老牌外资银行花旗、汇丰等,刚在中国拓展市场的荷兰银行外界知之甚少。

2005年入职的吴未央清楚地记得,刚进去不久排练了一个小品,讲的是把“荷兰银行”误作“河南银行”的笑话。小品中有这么一句对白,“你们是从河南来的?”“不是,是从欧洲的荷兰来的。”

“因为当时中国市场上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荷兰银行。”吴未央的印象中,当时全国只有四五个网点,因此小品中的对白也时有发生在真实世界中。此时荷兰银行入驻中国约两年。

2003年3月28日,荷兰银行在中国的第一家分支机构上海浦西支行开始试运营。当时人员配置非常简单,只有一位销售主管,一位客户经理,一位市场人员。同年春天,荷兰银行于内地的第一家“梵高贵宾理财中心” (Van Gogh Preferred Banking Centre)在上海成立,业务经营范围只限于活期和定期存款,没有任何理财产品,目标客户为存款在10万美元以上的客户。

借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之名建立品牌形象,最初来自荷兰银行台湾分行信用卡中心高管的创意。此后,这在亚洲多地被复制。内地打出“梵高理财”品牌,当时荷银中国区高管认为,“意在突出优雅的理财气氛及"理财艺术"。”

同年8月,梵高理财成立了6个人电话营销团队,配合理财经理做一些电话营销的活动,这也是后来直销团队的前身。2004年5月,直销团队成立,当时的成员不超过15人,2007年鼎盛时期则超过了700人。

2004年6月7日,荷兰银行发行了一款名为“梵高理财投资服务-美元利率挂钩存款”的理财产品。期限3个月,保证收益,预计最高年化收益率7.0%。当时每天所有理财经理销售的总和不超过10万美元。

直到此时,梵高理财依然只算是起步阶段,有些冷清,但很快,荷兰银行赶上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天时”指的是,中国和全球金融环境较好,宏观经济上升,2005年后迎来的一波股市牛市,沪深指数分别在2006年末改写历史新高,总市值逼近9万亿元大关。而且,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刚向外资银行打开国门,是拓展这一市场的最好契机。

地利,是因为这一期间,大部分外资行在中国只是设立了一些营业网点和机构,但没有大规模拓展理财业务,而中资行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金融改革阶段,服务尚需提升,不少高净值人群好奇并且乐意去尝试外资行的服务。

此外,荷兰银行聚集了一群财富管理市场能人,当时荷银中国区执行总裁王洁凤和零售银行总经理朱亚明,都有着丰富的银行业从业经验,思维开阔,激情十足。王洁凤曾先后在渣打、花旗银行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并且是第一个将直销带进银行业的人。

2005年,蓄势已久的荷兰银行开始发力。首先在4月开始大规模推出各种主题的结构性产品,包括“国际商品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石油-黄金挂钩结构性存款”、“标准普尔/荷银水资源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等。其中水资源系列销售最为火爆。这些充满概念的新产品被媒体热捧,当时外资行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实力为外界叹为观止。

这一系列举措在2005年11月开始全面得到回报。当月,荷兰银行迎来第一个庆功会存款余额突破2亿美元,随后这一数字不断以加速度刷新:2006年11月突破6亿美元,2007年3月16日突破10亿美元,2007年5月1日突破15亿美元,2008年4月10日突破20亿美元。

也就说,从零到2亿用了2年,增加4亿用了1年,再增加4亿只用了4个多月。而在2007年的鼎盛时期,在不到一个半月中存款余额就增加了5亿美元。

上千人团队:hunter和farmer

若比起其他的外资行,梵高理财既不是最早,也并非最为知名。但是,在它消失后,却常被银行同业和投资者眷恋地提起。梵高理财留下了什么?

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寻找当事人。经过一番寻觅,本报联系到了梵高理财曾经的管理者、多位理财经理,及曾与梵高理财接触过的人。其中两位理财经理如今仍在财富管理行业,在梵高理财工作过约四年,另外两位已转至他业,在梵高理财工作不到一年。此外,吴未央亦为当时的核心人物,她曾协助荷兰银行零售银行负责人朱亚民,进行战略策划、执行及协调各部门工作,并负责制定理财经理的考核指标、奖金制度等。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对梵高理财的服务印象深刻:“非常喜欢会议室里的画,充满了艺术气息。”有人认为主要是企业文化,“给了我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有人认为主要得益于管理和培训的保障。还有人认为,强大的销售队伍是梵高理财成功冲出市场的关键。

若从人和事两方面划分,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硬件:战略、技术、流程,同时也需要软件:高素质的人、良好的管理、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梵高理财的战术之一是直销模式,这并非独创,但其销售队伍规模令其他难以行望其项背。

一名前荷兰银行北京某支行的理财经理安娜(化名)告诉记者,2005年时荷兰银行在北京已有100名直销人员,这还不算上理财经理;而她此前供职的花旗银行同期不过20多人。

这也是外资行已广泛采用的一种模式:每个支行都有自己的理财经理团队和直销团队,两者搭配工作。直销团队被称为“hunter”,即捕猎者,主要通过市场推广等获得客户信息,并通过电话邀请使其到银行网点来。理财经理被称为“farmer”农夫,负责和来网点的客户定期沟通,并提供理财服务。

吴未央当时所在的支行有30个客户经理,配上数量不等的直销团队。她对全局情况有一个整体把握,“鼎盛时期有600-700个人的直销团队,300-400个人的理财经理。理财经理和直销团队人数比大约1:2。”

捕猎者和农夫,都在奋勇作战。

业界的一个共识是,如果一位直销人员努力打一天电话,可以达到150-200个,接通率和如何获得名单有关。很多荷兰银行直销人员给自己定下的是200个的目标上限,而且在2008年后,很多直销人员白天进行推广活动,再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打电话。

安娜介绍,其他外资行也是这么做,例如花旗,但销售团队人数没有这么多。

这和领导风格也有关系。当时荷银中国区执行总裁王洁凤是第一个将直销带入银行业的人。2001年8月供职花旗银行时,她就在上海组建了一个两百人的团队,发展直销。她认为,只有通过销售人员,通过荷银的员工将荷银的信息带给客户,才能带来销售成绩。

理财经理的工作则包括接待客户,讲解产品等,这是直销人员所不能做的。“我们有严格的职责分工。”前北京分行的另一位客户经理说。

忙碌时,理财经理每天接待15-20位客户,工作到晚上九、十点钟。

“忙的时候每天20个客户,晚上加班到九十点钟也很正常,都是分内的工作。”安娜说。

吴未央说,梵高理财新的理财经理维护的客户量大约50-60位,成熟的客户经理最多可以维护250人,平均每个客户经理负责的客户约200人。

安娜当时负责维护大约50-60名客户,已经感觉非常忙碌。

但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量也造成了一些人员流失。记者接触到的两位理财经理在荷兰银行只工作了大约半年,安娜描述“经常有人走,常常看到不认识的人”。她觉得,虽然外界看似高端,但理财销售实则枯燥,对于有着良好金融背景、希望有更大发展前途的人来说,这样的工作并不具有吸引力。但这或许因人而异,另一位理财经理认为,荷兰银行的环境宽松,实现了她“和人交流的爱好”。

但吴未央对此表示,和当时其他外资银行比,荷兰银行员工的流失率不算多,主要是新的直销或者理财经理流失,而主管很少跳槽,“我工作后,分支机构负责人以上的管理层几乎没有人跳槽过。”

(是为上篇,下篇详见6月15日《私人银行》周刊)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