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债券风险很小,各银行都在拼命抢客户,价格战激烈,灰色地带很多。”从事商业银行债券承销业务多年,如今已是投行部副总的郑林(化名)谈起中国这一“畸形”的市场,语多叹息。
近来一个佐证是,某股份行为承接企业债券兑付风险而发行的过桥信托计划,也实为挽留客户的无奈之举(详见5月29日《过桥信托接棒兑付风险 银行债券承销“猫腻”》)。
2011年以来,债券市场蓬勃发展,以银行为主承销的短融、中票尤为兴盛。不过,承销混战中夹杂“兜底”的恐惧心理,也催生了短融中票市场的天然“瓶颈”。
过度营销
为谋求经营转型,国内商业银行日益重视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债券承销市场成为一大重点。
万得统计显示,去年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规模总计达到18362亿元,同比增长55%。今年随着利率下行,发行增速有所下滑,但余额仍保持高位。截至5月28日,短融发行306只,发行总额为4451亿元,中票发行221只,发行总额为3183亿元,维持了去年同期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短期融资券的承销费率为承销金额的千分之四左右,中期票据的承销费率则为承销金额的千分之五。如果以千分之五的承销费率计算,那么2011年短融中票市场产生的承销费达92亿元。
“但银行根本拿不到千分之四或千分之五的收费,只是表面上满足了交易商协会的要求。”郑林告诉记者,银行收取千分之四的手续费后,会部分或全部返还给企业客户,这是业内的潜规则。
返还的比例,依据客户的评级和议价能力而定。一般而言,AA-级、AA级客户返还千分之一,AAA级返还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银行实际收取费率在零到千分之一。
“承销费尽管收的少,但这是各银行抢客户的手段,银行更看重的是客户存款、结算、贷款等综合收益。”郑林说。
目前,短融中票发行人绝大多数是国企。银行发掘客户的渠道和手段一般可分四种,第一,与本银行原有存贷结算等合作关系的客户,即本行是客户的主办银行;第二,为平衡各行关系,更换主承销银行的客户。
而第三个途径,是以价格战手段开拓新客户。银行筛选的新客户一般是净资产10亿元以上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很少,要么是央企、地方大国企,或是上市公司、大型民企,银行会给出极低甚至零费率。
“有一个手段,就是部分银行会给企业提供附加值服务,在企业短融中票快到期兑付时,银行提供过桥信托融资。”郑林表示,多数大银行都会有这类产品和服务模式,尽管有违规之嫌。
为了争夺客户资源,中小银行愿意承销无论大额还是小额的债券,但一些大行会设置一些规模门槛。郑林透露,某国有大行为节省人力物力,限定只承销5亿以上融资额的债券。如同中小企业贷款一样,大行普遍歧视中小发债客户。
银行债券过度承销 局内人自述风险隐匿点
评级“走过场”?
目前,各银行对债券客户的选择标准,主要依赖国内三大评级公司对客户的评级,然而,此“入口”关的把控并不严谨,债券评级存在诸多乱象。
郑林对记者直言,评级公司收取的评估费用低至10万元一单,各银行债券承销评级业务只能交给他们来做。量大任务重,评级公司又要控制成本,很少派人到外地项目进行尽职调查。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至今,尚未出现一单违约案例,商业银行事实上背负了债券债务“兜底”责任。业内人士认为,既然最终都要由银行来兜底垫付债务,银行也就不需要评级机构出力帮忙把控风险。
郑林介绍,国外债券市场与中国显著不同,国外评级机构一般按融资额的1%收取评估费,费用普遍都在数十万元以上,尽职调查较为扎实。
国内银行对债券承销客户的风控手段多是抵押和担保。郑称,有抵押的短融中票发行金额,一般为抵押物价值的50%-70%,现在市场上约有30%是抵押或担保类的客户。
对于信用类的发债客户,银行通常以企业经营现金流覆盖债务本息来防范风险。在总发债额度上,满足不超过40%净资产额的要求。
郑林透露,部分银行还以增加债券客户授信额度作为风险缓释的手段,非使用的授信额度要在发债额的一倍以上,这也是业内潜规则之一。
“比如,某企业要发10亿的短融,但其原在各银行总共只有3个亿的授信,那么主承销银行会给该企业增加10亿授信,以便其债券到期兑付时,能有足额贷款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