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刺激下,离岸人民币市场(CNH)或将迎来跨越发展机遇。
5月2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将再度放宽银行的人民币未平仓净额上限。认可机构在咨询香港金管局后,可以自行设定内部人民币未平仓净额上限,目前的规定是不得超过人民币资产或者负债的20%。
“香港的目的在于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内地发放贷款的规模量因此将翻番增长。”一家大型港资银行中层管理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而宁波银行(002142,股吧)相关人士在23日于深圳举行的跨境人民币论坛间隙称,各类银行基础不一,该行作为城商行在此类业务风险控制上尚有欠缺,持观望态度。
香港此举亦顺应了广东省和深圳市不断传出的跨境人民币贷款入口放开的讯息。
未平仓限额放开
根据香港金管局22日发布的指引,即日起,认可机构可在咨询金管局后,以自行设定的内部人民币未平仓净额上限取代现行的20%上限。同时,把现行的人民币5000万元的最低豁免权调高至1亿元。
这是香港金管局第三次调整未平仓净额的规定,也是本年度的第二次调整。人民币未平仓净额是指资产负债表内人民币资产与负债的差额。2010年,香港金管局出台指引,规定人民币未平仓净额不得超过资产或负债(以较高者为准)的10%;2011年7月,在维持上述规定的同时,香港金管局定出了5000万元人民币的最低豁免权;2012年1月,香港金管局将此上限从10%提升到20%。
多名银行业界人士受访认为,此举意义重大,将有力促进跨境人民币贷款等各项业务的活跃,增强海外人民币流动性。
但一名港资银行人士称,上限放开是有好处,但仍然要受到香港金管局的管制,需提前与金管局商量。因为金管局在指引中的相关表述是,认可机构如有意把人民币未平仓净额上限定在高于现行的20%,必须先告知金管局,并证明该建议就其人民币业务的性质与规模而言是审慎及恰当的。如认可机构此后仍需再调高所议定的上限,也须得到金管局同意。
事实上,香港各家银行未平仓净额占比很不一样。上述人士介绍,受客户群不同、风险控制能力差异、人民币存款量多少等多项因素影响,有些银行该指标的占比还不到20%,尤其是小型银行。“不过,限额放开肯定是一大进步。”
打通“肠梗阻”
香港人民币出口一端在放开,内地入口一端,广东、深圳或率先赴港吸纳人民币贷款。
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于今年1月底下发了一份“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指引,允许在粤港资企业和广东省内驻港企业通过香港母公司、分公司向香港银行申请人民币贷款用于广东省内项目。
根据这份指引,申请办理此项“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的企业无需提供跨境贸易结算文件,这被业内看作是广东在尝试率先打开资本项目开放部分空间。
据媒体报道,目前约10家广东省内注册企业获批在香港借贷约300亿元人民币,并将资金汇回中国内地使用。不过,上述内容并未获得广州人行证实。
某股份行广州分行公司部负责人对本报称,目前还没有收到监管下发的相关文件,该行尚未接洽相关企业。在他看来,限于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的限制,监管部门将十分谨慎。他预计,广东此业务初期规模量或在100亿元左右。
由于内地与香港人民币贷款利差较大,内地企业赴港寻求跨境人民币贷款的需求一直十分强烈。
渣打银行的在一份报告中称,相对于在岸市场6%至7%的融资成本,离岸市场上企业融资成本一般在一年3%至5%左右(取决于借款人信用状况),而6个月前的融资成本更低,大约为2.5%至3.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5月23日宁波银行举办的跨境人民币论坛上表示,金融危机给中国送来了人民币跨境使用难得的时间窗口,未来5年,中国进口可达8万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居第4位,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金融机构、股票和债券市场发展等,跨境人民币业务潜力巨大,国家应有战略机遇期的紧迫感予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