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月的波折,上周五公布的4月CPI终于又回落到3.4%,在2月的3.2%之后,再一次降到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3.5%的水平以下。这意味着,中国长达两年的“负利率时代”,似已告一段落。
负利率被当作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理由之一,如今转负为正,是否就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可以缓一缓了?与此类似,高利差被认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另一大理由,似乎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为了把利差降下来。
持续负利率确有其恶果。三星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金贺认为,这会导致通胀恶性发展、存款搬家、投机炒作和高利贷盛行等恶果。我们已经看到这些恶果一一上演。
人为高利差也确实不公平。近几年约2.5~3.0个百分点的利差,使银行业获得巨额利润,去年中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04万亿元,主要是通过利差管制,由存款人和实体企业向银行输送的。
但仅以利率正负和利差高低来理解利率改革,是短视而不及根本的。
利率的正负,利差的高低,都是价格现象。价格本质上是财富分配的工具,是各参与主体在市场博弈中形成的。改革的意志不应局限于短期价格表现的眼光。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本质,是给各市场主体公平地争取资本收益提供博弈机会。它们“拼”的是资金使用效率,即财富创造能力。人为地保持长期高利差或负利率,是价格工具长期向某一部分市场主体倾斜,这样的利率制度所支撑的经济增长是畸形的、不可持续的。
事实上,中国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就已经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渐进”到现在。这十几年的“渐”,和数万亿成本重建的金融机构系统,已经足以一“进”了。
现在,银行业因机构改革和利率管制积累了丰厚利润,目前没有暴露大的风险。而靠利率管制和行政支持的良好局面,是难以长期维持的,此时不“进”,“渐”积之功,或又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