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在资金面并未趋紧的情况下,央行仍在上周实施了65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从央行意图来看,其数量调控的含义并不明显。若从央票连续停发导致价格基准缺失来判断,央行此举或更看重价格调控,同时也是在为利率市场化“探路”。
观察了近两日的市场反应后不难发现,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已开始回落,期限上则表现为“由短及长”,14天最先波及,1个月以上价格下跌初显端倪。分析人士称,从目前看这更多体现为一种技术性因素,但市场对于央行日后继续采用该方式的预期比较强烈,其一旦形成常态化操作,或是央行调控模式重大变革的开端。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一级市场央票继续停发,公开市场的价格“锚”功能日益衰退。7天逆回购的意外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短板。与当日的回购利率相比,这次逆回购3.53%的“指定”价格明显偏低,这体现了央行对短端利率的指引意图。
尽管当日的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仍在3.85%,高出逆回购利率30多个基点,但证券时报记者发现,当日及次日的14天、1个月、2个月及3个月资金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有交易员对此解释称,毫无先兆且低于市场利率的逆回购,令市场产生了对央行日后持续操作的预期。在这一预期作用下,拆借行为就会出现“期限回避”,供求关系变化将带动其他资金价格的次第回落。
这一市场性的“群鹜”现象,或许正是央行所希望看到的。对此,鲁政委分析称,发达国家的政策调控,也主要是围绕两周以内的资金价格来进行的,而且几乎是每天的持续操作。鲁政委表示,我们不用过于激进,只需延续每周两次的定期操作,并像发行央票那样,提前一天向市场预告央行次日将采用的操作方向、数量及期限等要素。如果坚持常态化的操作,也就意味着央行调控模式的转变。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看,也将是一场重大变革的开端。
金元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王晶告诉记者,短期限利率工具的常规化使用,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经之路和过渡阶段。我国央行此前更青睐的流动性管理方式是先回笼再投放,并主要依托于公开市场和准备金率等手段。王晶指出,年初至今央票的缺席以及此次逆回购的采用,或意味着杀伤力较大的一次性调整工具如准备金率等,将不再仅仅依靠对流动性数量的观测,而将更多仰仗对资金价格的跟踪和对市场供求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