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中国·金融服务行业联席领导合伙人王鹏程称,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小微企业贷款管理模式,其盈利能力大大加强,净息差和净利差在16家上市银行中都排在前列
“目前,股份制银行超前地发展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其中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模式。”昨日,德勤中国·金融服务行业联席领导合伙人王鹏程告诉记者。当日,德勤发布了《2012年中国银行业十大趋势与展望》,其中第三项即是“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王鹏程介绍,自2010年末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以来,银行基于规避风险以及提高收益率的目的不断加强中小企业业务。2011年,中国银行业的中小企业业务已经“渐入佳境”,并形成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大型银行和外资银行三个梯队。银行争夺优质大型企业业务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中小企业业务由于利率上浮较大和风险资本占用较低的原因,资产收益率高,极具吸引力。
“根据德勤的行业调查,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平均上浮比例可达到20%-30%以上,微贷利率甚至有上浮200%的情况。在最近两年里,各家银行开始在实践中真正落实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许多银行都将中小企业业务作为战略核心业务,大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均在总行成立了一级部门负责中小企业业务。”王鹏程介绍,从贷款发放的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11年末,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54.8万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0.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9.6%。小企业年末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5.8%,比全部贷款平均增速高10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1.9万亿元,增量比上年同期高2093亿元。
王鹏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目前,股份制银行超前地发展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其中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模式。王鹏程称,自2009年开始,民生银行便将个贷重点由房贷转向针对小微企业主的“商贷通”业务,优先发展100万-300万元的贷款业务,“批量、小额”为其业务特色。提前转型让民生银行的盈利能力大大加强,净息差和净利差在16家上市银行中都排在前列。
民生银行发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该行去年净利润实现同比58.8%的增幅,在上市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国有大型银行也开始重点拓展中小企业业务,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建设银行已专为年销售金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微型企业制定了相关征信与授信流程,对部分优质的中小企业客户采用了优先保障通道。部分外资银行最近也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渣打银行也将中小企业业务作为其战略性业务单元之一,对于小型企业(年销售额低于1000万美元),会为它们提供快捷、简便的服务。
王鹏程表示,今年,银行在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的过程中会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在内部资源的重新调配上,银行面临着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全行战略和分行执行之间的矛盾。长久以来,规模扩张是国内商业银行的首要目标。虽然长期来看,银行要调整资产和业务结构,需要把中小企业业务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业务。但短期来看,中小企业业务单笔体量较小且派生存款少,不利于银行达到规模迅速扩张的目的。此外,虽然在全行层面,中小企业业务的战略目标和规划通常非常清晰。但在各经营机构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业务带来的短期利益不显著,在既有的规模、利润考核导向和长久形成的经营文化下,分支行通常缺乏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的动力。从而造成中小企业业务的开展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推进缓慢。
其次,在业务模式上,银行需要找到契合中小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模式。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客观和人为因素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不健全,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连续的经营业绩。同时,与中小企业信贷配套的抵押、担保、信用评级、财政支持等制度还不完善。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前景等情况难以了解,出于风险管控的原因,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动力降低。如果用传统的对公业务模式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将面临投入成本过高、效率低下、业务数量难以迅速增加的不利局面。
第三,在运营体系上,银行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如何构建适用于中小企业业务的业务流程与风险管理体系;大多数银行都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准入和培训机制不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的挑战;在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业务支持方面,银行面临的挑战是中小企业业务的特殊性未在现有业务系统中得到体现。
第四,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银行来说,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是调整资产结构和收入,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商业银行要发展好中小企业业务,不仅要重视对内部组织架构和管控方式的调整,及对符合自身特点的中小企业业务模式的探索,还要构建相应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和信息系统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