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外资行理财门:卷入多场风暴 集体亏损骂名远扬-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3:40:1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编者按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何等风光,一直备受高端投资者青睐。不过,在经历“金融危机”、“中资概念股危机”等多重打压后,其高收益的美名变成了“割肉机”、“吸金暗箱”等种种骂名。究

编者按

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何等风光,一直备受高端投资者青睐。不过,在经历“金融危机”、“中资概念股危机”等多重打压后,其高收益的美名变成了“割肉机”、“吸金暗箱”等种种骂名。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一整批理财产品的集体亏损?本报将对此详细解析。

外资行理财缘何成“吸金暗箱”?

仔细比对不难发现,花旗、渣打、东亚等多家近期被卷入“理财门”的外资银行,其亏损较严重产品有两个共性:发行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夜、挂钩着因危机暴跌的环球标的

近期多款外资行理财产品在网上轮番“挨骂”,甚至被告上法庭或“炒”上媒体,这些事件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3·15消费者权益日前,沪银监局再开闭门会议,叮嘱外资行做好理财产品消费者服务工作、建立有效监督检查机制和客户投诉渠道等。

外资银行理财产品,这一在4年前还被国内市场大力追捧,有着中资银行类似产品无法企及的复杂结构设计,连接着“高端理财”、“优质服务”、“享受环球资本市场收益”等种种美好概念的零售银行拳头业务,如今不仅因部分产品的负收益而跌落神坛,甚至还背上“割肉机”、“吸金暗箱”等种种骂名。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一整批理财产品的集体亏损?外资行们真是如此“罪孽深重”吗?近日,《第一财经日报》对此展开采访。

卷入多场风暴

仔细比对不难发现,花旗、渣打、东亚等多家近期被卷入“理财门”的外资银行,其亏损较严重产品有两个共性:发行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夜、挂钩着因危机暴跌的环球标的。本报据通过多方渠道获取的数份遇亏产品说明分析,新能源失势、全球股灾、中概股危机、人民币升值四大因素叠加,导致了亏损发生。

探究亏损的源头,首要的是新能源类股“跳水”,这也是眼下某两家外资行产品最受诟病的直接导火索。金融危机前夜,国际油价高企,可作替代的“新能源”由此成为热门话题,当时外资行不少产品纷纷追捧海外新能源类股,而投资者也在一片舆论哗然中相信了新能源股的美好前景。

未料,国际油价自2008年下半年起急转直下,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价格从2008年6月的150美元“高台跳水”跌落至2009年3月的40美元以下,重挫70%,新能源类股因此被市场抛弃。早先扎入“看多”阵营并已进入对手交易的理财产品此时已避无望;而标的带来的亏损程度,则要取决于此产品期权部分风险裸露程度和杠杆设计。

熟悉外资行理财产品者往往知道,不少产品有着多重挂钩,因产品有着“保护性设计”,在单一一项标的亏损,而其他标的正常的情况下,产品不一定会进入负面的“触发性程序”。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酿造的是系统性风险,股灾几乎横扫全球,其他标的亦无法幸免。

不过,外资行发行的产品期限普遍较长,2009年之后,股市企稳,按理标的亏损该收窄。可祸不单行的是,2010年底“中概股危机”又出现了。某外资行产品设计人士向本报形容,如果产品碰巧挂上了中概股,“刚止血的伤口又大出血”。

此外,人民币过去几年来的稳定升值成了伤口上的另一把盐。从2007年年中起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20%。也就是说,即使产品投资不发生亏损,投资者也要承担较大的汇兑损失。

双刃的产品结构

在亏损的产品面前,银行和投资者其实谁都没做成“事前诸葛亮”,而2007年前曾给理财产品带来不错收益的复杂产品结构,一旦出现了方向性错误,往往会助推败局。

以某行一只1年期QDII产品为例。该产品挂钩三只股票,分别为纽交所上市新能源股A,纽交所上市美国公用事业股B,巴黎证交所上市环保概念股C。在产品发行的2008年初,这三只股票均为热点概念股,令投资者心动。

上述产品设计为,从投资后的第二个月开始观察,若三只股票股价全部等于或高于原始价格的90%,则产品提前终止,投资者获得一笔折合年化收益率为30%的首月绝对收益。若提前终止事件暂未发生,则观察期顺延,后期一旦发生,投资者同比获得月固定收益。如果直至产品到期都未发生提前终止事件,则投资者原始票据可转换为一张1年期美元股票挂钩非保本结构性票据。也就是说,即使投资的股票小亏(均在10%以内),理财产品仍然赚钱。

如果这三只股票股价稳定,这是一笔上好买卖,投资者通过理财产品完成了一笔靠个人无法做到的“对赌”。然而,风险收益对等是一条铁律。这笔看似容易获利的买卖,实则暗藏两种风险:

第一,如果牛市来临,投资者根据对赌条款,也只能获取一笔固定收益,产品结构等于内设了收益缩小杠杆。

第二,除了上述通往盈利的“提前终止规则”,该产品还有可能通往亏损的“触发事件规则”:自投资交易后一日起至到期日的任意交易日内,若A、B、C中任意一只股票跌破初始价格的60%,则“触发事件”发生,其结果是,该款产品将从挂钩篮子股票变为挂钩跌得最惨的单一股票,即,最差的股票在既定到期日前亏多少,整个产品也亏多少。

不幸的是,在2008年,新能源股A的破位,让这款产品直接进入“触发”程序,整个理财计划直接绑定了股票A,跌幅惨重;但故事到此尚未结束,在产品到期前,A股票出现止跌反弹,银行出于帮投资者缩小损失考虑,在投资者完全同意的情况下进入合同规定内的产品展期程序。然而就在展期期间,中概股危机突发,而A正处中概股之列。

“顺周期”的痛楚

第三方机构普益财富数据显示,各大外资行结构化产品或QDII理财产品中,凡投资期覆盖2008年金融危机的,几乎每家银行都会有相当一批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

在经济下行通道中,理财产品是否必然不景气?某理财机构的首席营销官告诉本报记者,事实上,理财产品可以挂钩贵金属、避险货币等标的,或者在期权设计中运用“看空”、“看波动”期权,在经济下行市场风险高企之际依然盈利。

然而,为何在金融危机前夜,所有银行都在“顺周期”设计产品?

某外资行人士透露,这和机构内部的产品发行体系有关。操作规范的外资行往往都设有市场研究部门,经济学家们负责预测市场动向、发布研究报告,而这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产品设计部门对市场未来走势的判断,并据此计算产品风险和顾客的投资回报比。“如果研究团队判断市场上行,产品部门不可能根据市场下行预期来大量设计产品,而在金融危机前,要预测出这场危机实在太难。”该人士称。

在产品设计下游是零售银行的产品销售团队。销售经理们的职责是了解客户,对客户进行风险细分,并推荐给客户真正适合他们风险承受程度的产品。整个过程并不涉及投资方向上改变,因此也无力纠偏。

另一方面,外资行讲求服务,不少高净值客户都可以获取银行研究团队的研究信息,甚至参加宏观经济分析讲座,这也促使他们的投资判断与银行如出一辙。

除了机构内部的“体制”原因,上述首席营销官还称,银行喜欢“顺周期”推产品,是为了满足国内投资者一贯的“追涨”心态。他认为,国内投资者习惯了中国经济持续向上的态势,加之国内金融产品单一,投资者对“做空”几乎没直观概念,因此“逆周期”的产品,即使被机构设计出来,也很难卖。“没有银行喜欢销售量下降,虽然当一个市场集聚泡沫之时,银行应该帮助客户回避,做逆势配置。”他说。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