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500页的A4纸大约二三十元,如果打印上了银行账单,身价就顷刻火箭式飙升了。
客户王先生在花旗银行打印96张A4纸对账单被收取4200元费用的消息,让银行“暴利”这一争论更加甚嚣尘上。据《法制晚报》报道,这样的天价对账单在外资银行并不算是个例,上述情况若在渣打银行需要3800元,在澳新银行则需要4400元。
尽管银行一再表示并不靠向消费者收费来赚钱,但这样的天价对账单仍然伤了消费者的心,更伤了银行的“信”。
在国内,银行乱收费一直被人诟病。如果你发现自己账户里面的钱越存越少,那可能是被收了小额账户管理费;如果你发现从未使用的信用卡突然欠费了,那是被收了信用卡年费;如果你想要从银行办理贷款,那就得乖乖交出担保费、评估费、律师费、保险费、额度占用费、贷款安排费、理财咨询费、财务顾问费、融资顾问费等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费用,甚至连提前还款还要被收取费用。
尽管社会各界一直呼吁要整治银行乱收费的问题,但这一乱象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共有各项收费3000多条。从根源上来看,我国银行收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银行可以随意增加收费内容,在过去7年时间里,收费项目增长了10倍之多。
根据1993年《商业银行法》的规定,银行若打算开始对某项业务收费,必须和银行监管部门、物价局共同商定,但2003年银监会和发改委颁布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却将本该由几方决定的银行收费权力下放给了商业银行总行。
相对来说,今年2月份,由银监会、人民银行和国家发改委共同起草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其中增加了政府定价的项目,对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的制定、调整的程序等内容做了更为详实的规定,并且完善了银行收费的价格管理程序。 国内银行在开始征收一项新的费用时,最喜欢用的理由是“国际惯例”。那么,国际惯例到底是怎样的呢?
在美国,银行的收费项目确实是由银行自己决定的,而不是由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来指导。与国内银行变着法子收费的情况不同,由于金融市场的高度市场化,竞争十分激烈,若银行收费过高,消费者自然会“弃暗投明”。
据CNN报道称,2011年美国一些大银行新增和提高收费并且客户服务差,导致大批储户转投小银行。J.D. Power and Associates公司的一项储户调查显示,去年美国大型银行、地区和中型银行的储户流失率平均为10%-11.3%,小银行和信用社平均只流失了0.9%的客户。
另据《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的报道,近期美国银行计划收取支票账户费,大通银行打算在原本12美元的基础上增加月费,引起了美国消费者的愤怒。
在美国,消费者的愤怒是有效的。去年美国银行打算收取5美元的借记卡使用费,却由于一名22岁的消费者收集了30万个反对开收此项费用的支持者签名而不得不作罢。
在中国,消费者亦不愿再做待宰的羔羊。上述花旗银行客户王先生将银行告上法庭要求退还收费,花旗银行不得不“特殊处理”全额退费,同时将对账单打印收费设置为千元封顶。
不过,《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虽然规定了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但这两项的范围还没有明确界定,特别是市场调节价的制定机制并未明确。
作为消费者,当然希望能“用脚投票”,哪家银行收费贵,哪家银行服务差,弃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