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一家规模中等的省级交通平台——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成功发行2012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利率6.41%,尚属公允;不过,总额5亿元的募集资金其中80%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正在暗示其紧迫的融资需求。
这家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4.84%的高速平台,只不过是过去一年中国上万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紧张融资链的一个缩影。然而2012年春天,监管机构不断释放出的宽松信号,或许有助于它们度过最难熬的一年。
进入2012年,有关银监会允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有条件延期偿还或曰“展期”的说法从未停止,受这一消息的刺激,近两周的城投债二级市场收益率普遍走低,做多的情绪弥漫。
近日,银监会在深圳召开的年内首次平台贷款风险监管专题会议上释放的信号最为明显(本报2月22日9版《平台贷监管思路面临微调 支持类或可获新增贷款》曾予报道)。尽管监管机构上下没有“使用延期偿还”或“展期”的概念,但对于9.1万亿存量平台贷款的解决思路已经在逐步摒弃2011年以来“平台贷款不得新增、不得借新还旧、不得展期”的“三不准”做法。
“过去一年"三不准",再加上计提拨备和风险资本方面银监会设定的种种严格规定,上市银行压力很大。”2月24日,一位股份制银行风险高管如是向本报坦言,现在政策正回归现实。
“外界所传的贷款期限展期,不是很准确,但确实有些政策可能会微调。”一位参加深圳会议的股份制高管如是向本报表示。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讨论稿)显示,平台贷延期偿付或展期正进入实际操作层面,银监会将9.1万亿存量平台贷划分为五类,实时监测项目现金流、还款资金落实情况,寄希望“分类妥善处理存量贷款集中到期还款风险,平滑和缓释贷款风险的集中暴露。”
作为银行体系风险的主要监管者,银监会在平台贷一事上的政策“微调”,部分折射出监管者难以言明的担忧和无奈。
2009年一季度开始,银监会首次预警地方政府贷款扩张风险以来,各方利益博弈之下, “中国式”的债务隐忧正在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