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诸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就当前实体经济可能的空心化风险及其深层矛盾展开追因溯果式讨论。史玉柱针指行政法规对实体经济的牵制,北科大教授赵晓则呼吁财政减税和打破垄断等改革。同时,财政部财政所副所长刘尚希发出担心银行“吃垮”实体经济之警示,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则警告金融服务功能弱化或将加剧实体经济空心化。
虽然银行系统垄断高利润非常突出,但若单凭其发出担心银行“吃垮”实体经济之判断,从而把实体经济与金融系统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则显得过犹不及。银行系统高利润是否会蚕食实体经济的关键在于,银行等金融系统利润是来自于对整个经济交易成本的下降,还是垄断租金。当前银行高收益率虽有部分来自于其服务对整个经济交易成本的降低,但更主要依仗于垄断收益,即银行等金融系统的利润中有相当大部分恰是垄断租金,而这种垄断租金恰造成了对实体经济的侵蚀甚至蚕食。
以银行业为例,其资本收益率的主要来源是净利差收入,而在目前存贷款利率不对等管制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严格的市场准入等垄断经营下,银行系统的净利差收入带有垄断和管制的双重效应;如借助垄断运营,私人部门的大部分储蓄和闲置资金长时间只能以低于通胀率的实际负利率存于银行系统,而银行再依据管制下的贷款利率向国企等提供贷款,从而无需实质性竞争就可获取丰厚高利差收益。而由于国企预算软约束和缺乏有效激励相容机制,因此长期以来银行向国企等的贷款造成了数万亿不良资产,而这些以或隐或显形成的不良资产,最终以货币化的通胀形式或借助要素资源和基建服务价格上涨分摊给居民和私人部门,从而致使国企主导的实体经济效率低下,而私人资本则越发不愿从事实业投资。同样当前银行的部分收费业务,实际上是借助VIP服务等把部分低效的中间服务变成收费服务,不仅未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反而增加了市场交易费用。
当前对实体经济产生侵蚀效应的是金融垄断体系下的银行垄断租金收益。银行垄断高利润也与其肩负更高税负成本和行政管制成本等直接相关,如银行缴纳的营业税若折算成增值税税率则税负更重。可见,当前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以减税主导的财税制度改革和打破金融垄断运营格局等,不仅有助于实体经济之发展,也是推动银行系统良序竞争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