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里"捂"着20多万欧元,现在结汇太不划算。”
广东省一家木制玩具出口企业总经理严女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少和她一样接欧洲订单的企业主们,都因去年年末欧元大跌而不愿意去银行结汇。
严女士的企业在去年第二季度连续接了两个约10万欧元的短单,但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却自去年4月底开始一路下跌。“接单子的时候,20万欧元能兑换190多万元人民币,年底交货结算时却连165万元都换不到。”严女士说。
结汇意愿下降的不只是严女士这样的出口商家。深圳某国有大行资金交易中心人士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一些进口商家也选择在年尾欧元弱市时持有头寸,以备新年头寸充足。
银行结售汇连续两月逆差
随着企业和个人持汇意愿的增强,2011年12月,我国银行代客结售汇连续第二个月出现逆差,且逆差数额激增。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我国银行代客结汇1425亿美元,代客售汇1578亿美元,结售汇逆差为153亿美元。去年11月,这一结售汇逆差仅为8亿美元,且是自外管局2010年1月起公布月度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以来首次出现逆差。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整个2011年,由于欧债危机进程不断提升环球避险情绪,欧元汇率整体处于向下通道;以中间价计,欧元对人民币在去年最后两个月内就下跌接近9%。上述银行资金交易中心人士表示,欧元弱势使这部分结汇需求减损。
除了欧元,该人士还透露,企业在去年年末出现了“偏好”美元、持汇不结的动向,因去年末人民币在即期市场上一度出现对美元贬值预期,同时国际热钱也出现回流潮。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此前总结称,外贸顺差收窄、FDI增速放缓,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减弱,都是导致结售汇顺差减少的原因。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则称,此前国内外市场相继出现的美元流动性吃紧,也使之前持有美元空头的境内企业难以通过续贷平掉空头而选择加大购汇力度。
在去年11月前,银行代客结售汇一直呈现顺差。数据显示,去年全年银行代客累计结汇15979亿美元,累计售汇12300亿美元,即全年累计结售汇顺差达3678亿美元。
远期结售汇成“香饽饽”
上述银行资金交易中心人士表示,当国际汇市动荡加剧企业汇兑风险,而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仍有待时日,已有越来越多的当地企业选择银行远期结售汇来规避风险、套期保值。
所谓远期结售汇,是指企业与银行确定汇价在先、实际交割在后的结售汇业务,双方在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时就约定将来交割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以及交割期限。上述人士并称,企业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和汇率变动选择提前交割、部分交割、展期、违约等灵活操作。
对于远期结售汇报价,该人士介绍,远期价格相当于即期价格减去对应期限的掉期点,掉期点则由银行间外汇掉期市场形成,并据两种货币的利率差和市场预期等因素而定。企业在申请该项业务时,还需向银行提供保证金或资金交易额度支用金额。对于单笔交易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大额交易,不少银行还可提供盯盘、挂单、提供操作策略建议等服务。
虽然远期结售汇业务正受到企业追捧,但是上述人士仍然给出风险提示。他称,该业务的目的是帮助企业规避汇率波动,并非协助企业“投资”汇市获得“更好的”汇率,即企业在锁定汇率的同时,其实也失去了汇率变好而获得更多汇兑收益的可能性。
该人士指出,此业务成熟的做法是,企业在与境外合作方定价时,也与国内银行锁定相同期限的远期汇率。到期后无论汇价如何变动均进行交割,从而完全控制汇率风险敞口。
据悉,除了远期结售汇,企业还可通过货币掉期和外汇期权等衍生产品来规避风险,但其中外汇期权的市场风险较大,因此使用面最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