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指出,平台贷款没有总量风险,只有结构风险和短期流动性风险
本报记者 夏青
近日,存量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整改再次引起业内关注。消息称,存量地方政府平台贷款的整改细则或将于近期出台,其中将涉及存量平台贷款的有条件延期方式。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必然的,虽然监管层之前一直强调“禁止展期和借新还旧”,但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推动银行与地方政府谈判以减少潜在的风险,而非刺激不良贷款加速暴露。
银行业研究员分析称,平台贷款质量最终将明显好于预期。在得到规范后,平台贷款现象还会继续存在;政府快速去杠杆的压力也将明显小于市场的担忧。最终平台贷款的质量将显著好于此前的业内预期。继续看好2012年银行股的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
从1994年分税制以来,地方政府资金来源不足。由于预算法对地方政府直接举债有控制,由此各地成立了不少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平台公司对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及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规模增长过快。加上欧洲债务危机,使得中央政府发现过度举债的危害。地方政府债务到了不得不控的地步。
2010年6月,国务院出台19号文加强管理地方融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19号文是作为《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附件出台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全厚曾表示,19号文出台目的是把政府性债务理顺,把融资主体管理有序,最终可能过渡到允许发行地方政府公债。他还认为,19号文有效期大概为2、3年,还有新的规定将要出来。如《公共债务法》《财政基本法》等可能要出台。
业内人士表示,19号文只是原则性框架,此次,整改细则的推出,将在操作层面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地方政府平台的借贷和偿债行为。
实际上,多数专家和业内研究员也表示,平台贷款的风险是可控的。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尽管总体可控,但部分地区短期流动性风险正在不断聚集和暴露。目前,中央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发行地方公债,浙江、上海、广东、深圳率先试点。今后地方政府借债会借的更加透明、更加阳光、更加规范。2012年,相信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通过直接发债和其他办法缓解一部分借债的压力。
分析人士也指出,平台贷款没有总量风险,只有结构风险和短期流动性风险。平台贷款并非“消费性”债务,而是具备自偿现金流的“投资性”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