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削弱中国的资本管制。”在12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国际清算银行(BIS)指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将从三个主要方面带来挑战——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国内市场与离岸市场更为紧密的银行间联系,以及中国企业直接从内地以外的银行借款。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经济分析师陆挺向本报记者表示,若处理不当,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可能会让内地货币政策出现超调。
银行周刊:点心债:威胁中资银行主导地位?
对于离岸人民币市场来说,人民币债券(又称“点心债”)是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日前,香港金管局透露,今年前11个月,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量达991亿元,是去年全年发行总额的2.8倍;共涉及76家企业和机构,其中包括财政部发行的200亿元人民币国债。
今年以来,低融资成本也开始成为吸引国外发行人的重要因素。今年11月,宝马(BMW Australia Finance)发行4亿元的1年期人民币债券,票息仅为2%。法国液化空气公司发行的5年期人民币债券的票息为3%,远低于欧洲。
据统计,今年下半年欧洲企业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金额从上半年的24.2 亿元增至 69.5 亿元,环比增幅达 1.87 倍,今年总计有 12 家欧洲企业来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接近 70 亿元。
尽管发行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但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中国债券发行者的占比依然很高,达约80%。
“缺乏他国人民币债券发行人会给那些信用评级较低的发债主体提供机会。”Robert McCauley指出,尽管在香港销售的人民币债券评级中值为A,但在发行时,17%(按债券价值)债券得到的评级近乎是垃圾级(sub-investment grade ratings)。
“现阶段,企业需得到许可才能将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所得汇回国内,这使得离岸市场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始终小于国内债券市场。”BIS称,若允许离岸人民币轻易汇回国内,将给中国国内的信贷控制带来挑战。
今年11月,宝钢成功发行36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成为中国内地非金融类企业首次直接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内地企业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筹集离岸人民币资金可能加快内地大型企业撤出国内银行系统,对中资银行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Robert McCauley认为。
另一方面,随着跨境流动性增强,BIS指出,“离岸债券的发行会刺激内地债券市场的自由化进程,这将使银行在短短几年内丧失最好的企业贷款人。”
在岸、离岸银行抢生意
目前,香港银行持有的人民币只能通过有限渠道流回中国内地,BIS认为,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这种局面最终将会改变,而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银行间联系的紧密化也将是未来政策需要面对的挑战。
美元、欧元等货币离岸市场的发展表明,离岸银行最终将对在岸金融及非金融机构持有大量敞口,这类敞口的增长或者变动都会对在岸市场的政策构成挑战。BIS认为,中国也将面临类似的问题。
同时,离岸银行还可能成为在岸银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离岸市场的贷款利率可以设在规定的最低贷款利率之下。”Robert McCauley认为,这将给离岸市场上的外资银行提供增加信贷市场占有率的机会,但对于监管层来说,“外资银行信贷市场占有率提高,将使其窗口指导的效用大打折扣。”
BIS副首席代表Robert McCauley称,未来银行将建立离岸人民币银行间市场与国内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海外市场筹集的资金汇回国内的便利性以及低于最低监管利率的离岸人民币贷款可能对中国货币政策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