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有着22家网点的南洋商业银行(中国)(下称“南商中国”)与超2万家网点的中国银行正式合作“渠道共享”,南商中国借记卡客户即日起可在任一国内中国银行网点、ATM机进行存取款、查询等业务。
这是外资行在“通存通兑”业务上遭到中资行几乎集体排他性竞争后,首家和中资行达成渠道共享业务的案例,南商中国行政总裁曾小平自己都用了“空前绝后”来形容。
银行周刊:不过如果梳理南洋商业银行背景,其与中行间此次如此重大的“融合”似乎不难理解。
作为香港上市公司中银香港集团成员,南商中国虽然是一家外资法人制银行,但仍是中国银行的附属机构。
中行知情人士介绍,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今年已多次召开董事会或专门会议讨论附属机构的发展问题。
根据最新的说法,未来中行内地的银行业务将形成“一体两翼”战略,中行作为主体,两翼则是南商中国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一个中心在城市,一个在农村。
渠道共享
南商中国主管个人业务的副总裁赵文铭介绍,此次渠道共享与一般跨行业务的不同在于,存款、修改密码等个人业务也将不受限制,而且2011年该行客户去中行网点办理业务,将免予手续费。
基于银联的跨行银行卡网络,目前持卡人跨行异地使用取款、查询等业务已没有障碍,如果要进一步增加存款、转账业务,则需要提前申请“跨行通存通兑”业务,央行2007年底已开始全面在小额支付系统推广该业务。
不过由于网点资源的重要优势,大型银行在与中小银行签订合作通存通兑业务上一直力度不大,而且手续费一般较高,不少大型受理银行单笔手续费1%、不低于10元等设置,限制了业务的推广。
而且通存通兑多为中资行之间的合作,鲜有外资行加入。
“单独柜面业务一般都是亏损的,有的网点单次服务的平均亏损超过10元,多来一个人,银行亏损越大。”一位国有银行相关人士曾告诉记者,大型银行不愿意再分担其它银行的客户有合理原因,而且渠道共享,相当于网点优势全无,也不是大型银行希望看到的。
赵文铭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种中资血统,南商也不可能和中资行达成合作,不过双方的依然有成本核算及分摊,推广期间由该行承担手续费,未来即使需要客户支付手续费,估计的单笔费用也不会高。
双方初期的合作也有限制,比如单笔存取款业务的金额不得超过5万。双方人士介绍,未来合作会进一步提升,如存款不受金额限制,可进一步扩张到代理理财业务等。
一体两翼
不过,作为两家独立的上市主体,中行与中银香港旗下南商中国的这种合作会否涉及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曾小平表示合作获得了监管层批准,并无政策障碍,而且南商中国的竞争目标并不是中行,而是要联合中行资源与其它外资行竞争。
“即使将来面临客户流失的问题,比如南商的客户流失到中行,也是在中行系统内循环。”他说。
南商中国2010年底总资产不到500亿元,在国内外资行法人银行中排名较低。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进入内地的外资银行,29年间南商的网点只有22家,而晚期进入的其它外资行比如同是港资银行的东亚银行国内网点已近100家,总资产近2000亿。
在中行“一体两翼”策略下,南商中国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发展都会加速。
南商中国2015年前的规划除了深入和中行合作外,网点也将增加到60家左右,并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发展同城支行。
中行和淡马锡合作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则主攻农村,自年初开展以来,已成立了10家村镇银行,年底目标是20家,中期目标4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