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歆
上市银行的靓丽中报并没有换来传说中的中报行情,反而,部分股东选择了借中报利好的小反弹迅速抽身。
从8月24日至9月2日,银行股罕见的集中亮相大宗交易平台:7家上市银行在这8个交易日里共计成交了16笔,合计成交11822.94万股,合计成交金额近8.4亿元。其中,9笔是溢价成交,分别涉及农业银行5笔、中国银行1笔、兴业银行(601166,股吧)1笔、交通银行1笔、招商银行(600036,股吧)1笔。
银行周刊:农业银行成交笔数最多,减持方疑似战略投资者
仅9月1日和9月2日,农业银行在大宗交易平台就成交了5笔,合计成交4457.83万股,合计成交金额11991.59万元。从成交席位来看,卖方席位均为光大证券(601788,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部,买方席位则分散至长江证券(000783,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大庆东风路证券营业部、海通证券(60083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解放路证券营业部、方正证券(60190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和平里东街证券营业部、华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学院路证券营业部,也就是说,卖家很可能就是1家,而买家则不只1家。
另外,从交易特征来看,几乎每笔成交都是742.9万股或其倍数,成交价均为2.69元,属于溢价成交,则更是增加了卖家仅有一家的可能性。
表面上看,相对于农业银行的庞大股本,4457.83万股并不算多,但是考虑到农业银行的战略投资者持股比较分散,去年IPO时机构获得配售持股的差距也比较大,这近4500万股的减持方也是有迹可循的。
农业银行去年上市时网下申购的173各机构投资者中,仅有21个机构的获配数量达到了4500万股以上。这21个机构主要包括: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财务公司;平安人寿-分红-团险分红等10个保险资金账户;中信信托稳健理财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个信托类账户;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六组合;德意志银行—QFII投资账户;汇添富均衡增长(519018,基金吧)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等5个基金类账户。考虑到,上述保险资金账户多数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席位通道,不太可能借助光大证券总部进行交易,21个机构中,这几笔大宗交易的卖方可能性较大的应该为另外11个账户。
农行去年上市时,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在充分考虑投资者资质、和农行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等因素后综合确定,主要包括大型国有企业、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类,共计27家。每家战略投资者获配股数的50%锁定期为12个月,50%锁定期为18个月。截至今年7月,战略投资者50%的股份已经解禁。
这27家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数量全部超过了1.8亿股,50%的解禁量也就是表示其解禁股份全部超过了9000万股。其中,由于卖方席位来自光大证券总部,农业银行战略投资者中的光大金控财富投资有限公司也因其“光大系”的身份而更被坊间猜测是否为本次大宗交易的卖家。
不过,无论卖家是否是战略投资者,由于本次交易是溢价成交,其对市场的冲击很小,甚至有一定的正面信号意义,也有市场分析人士就此对银行是否已经达到估值最底部展开研讨。
华夏银行成交股权占比最多,卖方持股量逼近前10大股东
在7家上市银行的16次成交中,华夏银行(600015,股吧)的两次成交最为惹眼,因此其合计成交5000万股(两次交易的买方双方席位均是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沙五一大道营业部,卖家为一家机构投资者的可能性极大),合计成交金额51010万元。
对于华夏银行来说,5000万股可不是小数目。中报显示,华夏银行最新的第10大股东的持股量为7920万股;而在华夏银行今年4月份完成定向增发之前的一季报显示,当时的第10大股东是博时精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其持股量仅为5899.92万股。
另外,华夏银行的两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全部是常见的折价成交。
9次溢价7次折价,银行股估值底部能否确认?
在银行股16次大宗交易中,有9笔属于溢价交易,7笔属于折价交易。除了上面提到的农业银行的5次溢价成交外,兴业银行8月29日成交1笔大宗交易,成交共计128.44万股,成交额1843.11万元,溢价率达到了9.21%;中国银行的大宗交易溢价率也超过了7%;此外,交通行、招商银行也各有1次溢价成交。
市场人士指出,在中期业绩大幅增长而估值水平达到史上最低的背景下,溢价交易的出现表明“抄底”式的增持行为正在增多,银行股的估值底部基本可以得到确认。事实上,各家银行的掌门人也几乎不约而同的都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强调价值低估并“推销”本公司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