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心愉
近日,汇丰控股出炉的中报让不少媒体眼光紧盯汇丰集团的全球“瘦身”计划。全球裁员、大幅缩减在美零售业务,汇丰越来越“骨感”。
然而昨日,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透露了汇丰在其业务区域和业务本身选择上的发展策略。事实上,汇丰只是在欧美选择性“瘦身”,对于其策略性的市场,汇丰还在偷偷“增肥”中。
银行周刊:西“瘦”东“肥”成趋势
汇丰“瘦身”都割了哪些“肉”?
首先,汇丰进行了全球裁员,但基本停留在西半球。汇丰集团行政总裁欧智华(Stuart Gulliver)8月1日在总结半年业绩时说,汇丰从2011年初至今已裁员5000人,裁员地区是拉丁美洲、美国、英国、法国和中东。欧智华称:“本轮裁员还没有结束”,为实现2013年前节省25亿~35亿美元成本的目标,汇丰还将裁员25000人。
昨日,王冬胜称,汇丰今年在亚太区新增员工也是5000名,对于未来汇丰中国的员工数量,王冬胜称:“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增长还会持续,因此中国的员工增长也会持续。”
除了裁员,汇丰还于8月1日公布,将以10亿美元出售纽约的195家零售分行,并将另外约13家分行合并到附近的汇丰分行。但是对于中国的零售业务,汇丰非但不舍得缩减,还会将从其他地区“割肉”换来的资本金用以持续投资。
王冬胜坦言:“目前(中国的)零售业务不赚钱,但零售业务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因为,由于近期利率的上升,零售银行存款收益较大,而这部分存款还可以支持其他业务发展。王冬胜说:“如果没有这些存款,要给企业放贷,就要到拆借市场去借钱再贷出去,这样成本就会提高。”
本报记者从汇丰(中国)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汇丰将加速在内地铺设网点,开出新的支行和村镇银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黄碧娟看好网点代销基金这块可能的新业务,并希望能够尽快获批开展。据黄碧娟昨日透露,汇丰中国已经在代销基金的系统和人员方面做准备。
“割肉”五大标准
汇丰在地区业务的“瘦身”与“增肥”选择背后,是有一套策略的。
王冬胜介绍了汇丰进行取舍的五大评估标准:所在地区业务的成本效益比、盈利能力(股本回报)、所在地区日后的经济潜力、所在地区与环球联系的相关度,以及流动性(贷存比)。
王冬胜表示,汇丰之所以会出售或关闭在美国的部分零售业务分行,是因为这些分行地处纽约州的北部,当地的这些零售业务对汇丰而言不是策略性的。另外,为进一步落实5月公布的减支计划,汇丰正在请顾问进行评估,考虑出售旗下的美国信用卡部门。
据本报此前报道,汇丰在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发布时就已经表示,还将在20个或更多国家退出或终止零售银行业务;8月1日的汇丰控股中期业绩报告则印证了这一点,称将“结束俄罗斯和波兰的零售银行业务”。
与汇丰对欧美的态度相反,王冬胜称,汇丰将重视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市场。因此,“汇丰不会放缓在华零售业务的投资”。王冬胜介绍,除了香港以外,汇丰还关注中国内地、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印度和澳大利亚的业务。
汇丰上半年业绩显示,上半年中国内地业务税前盈利18亿美元,同比上升38%;如果排除联营公司交通银行和平安保险的业务,汇丰在内地的自身业务上半年同比上升171%。数据还显示,上半年汇丰马来西亚业务的税前盈利同比上升25%、印尼同比上升12%、新加坡同比上升24%、印度同比上升33%。
此外,美国持续的宽松政策也让汇丰对亚太区的持续增长怀有隐忧。王冬胜认为,不管美国推不推出QE3,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会继续。如果美国的企业对美国经济信心减弱,这些企业“就会跑去投资一些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会到亚太区找回报,所以对亚太区的通货膨胀会造成压力。因此,亚太区是不是可以持续增长也是需要关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