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孙媛
上周还在为发行价与机构讨价还价的光大银行(601818,股吧)本周传出消息,为赶在9月前完成H股首次公开发行,光大银行管理层已同意让步,将招股发行价对应市净率由原先的1.5倍下调至不低于1.2倍,融资规模可能由原计划的400亿港元大幅缩水至不足200亿港元。
光大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等纷纷计划年内融资,市场担忧这将导致股市供过于求,未来数月内或拉低相关公司股价,也会对其他准备从市场融资的银行形成挤出效应。
银行周刊: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表示,光大H股发行定价下调是必然的选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能融资100多亿港元总比不融资好,况且完成H股发行以后还可以通过配股再融资。如果坚持原计划,光大银行H股上市计划可能夭折,对光大银行而言得不偿失。“1.2倍市净率的发行估值其实并不算便宜,目前A股银行板块的整体市净率水平也只有1.3倍,光大银行H股的发行估值只能算合理。”金麟称。
中信银行(601998,股吧)8月1日公布H股发行结果,此次H股配股为24.8亿股,H股配股有效申购和额外有效申购共计85.39亿股,占H股可配股份数量的344.27%,超购倍数为2.4倍。8月1日起,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的股权融资将突破500亿港元。这三家银行的融资方式皆为H股配股。据高盛客户确切消息称,工商银行拟配售H股融资约4.86亿美元(约为31亿元)。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上市银行再融资总额达到约3628亿元,而今年算上计划融资额这一数字已超越去年。
当前银监会不断强化资本金管理,对银行的资本金要求越来越高,银行高管不断食言,银行再融资也被一次次推到风口浪尖。今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当前部分银行已触及监管红线。
招行7月19日抛出融资不超过350亿元人民币的A+H股配股方案,拟每10股配不超过2.2股向全体A、H股东配售47.46亿股,这是该行自去年3月配股以来的第二次再融资计划。“招行的两项数据已低于监管红线,影响了其业务发展速度,所以招行在今年年底前要从股市融资。”交银国际的一位银行分析师介绍,招行此次融资后,能满足其到2015年的资本要求。无疑,已接近监管红线的招行,今年底前完成增资刻不容缓。尽管招行行长马蔚华2010年在招行融资时曾表示,3年内不会再有融资计划。
今年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大行均选择了发行次级债的再融资计划。但次级债只能用于补充附属资本,中小股份制银行由于核心资本普遍较低,需要以补充核心资本为主,而银行在补充核心资本时,股本融资是可能性最大的选项。未来一段时间内,股份制银行很大一部分融资需求要通过股市来解决,定向增发或配股,可能成为未来各家上市中小银行的重要议题。
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以来已有累计14家商业银行宣布总规模超过41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其中工、农、中、建、交分别迎来380亿、500亿、320亿、800亿、200亿元次级债发行。此外,中信银行配股175.61亿元,北京银行(601169,股吧)和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定向增发融资118亿元和202.09亿元,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发行A股可转债和H股共2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