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股大宗交易最常见的以跌停价出售不同,淡马锡大宗减持两中资行的价格较当日收盘价仅折价3.4%-6%,较低的折扣率显示接盘者不大可能在短期出售所买的股份
比减持更可怕的是对于减持的预期。
日前,新加坡政府投资旗舰淡马锡减持了部分中资银行股,然而原本应该是低冲击的配售减持方式却还是对A、H两地中资银行股产生了强烈冲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淡马锡大宗减持两中资行的价格较当日收盘价仅折价3.4%-6%,较低的折扣率显示接盘者不太可能在短期出售所买的股份。因此,目前最冲击市场的还是投资者心理对于淡马锡减持会否引发外资机构跟风减持的恐惧。
自营交易:高盛文化蜕变的源头 议事厅:QE3笑里藏刀 二十只资源股价值解析 10股成逆市吸金王(名单) 4板块12股绘就双节淘金图 十大券商:大反弹将启 淘金26只涉矿概念股 [微博]新股虚高定价的后果很严重 [股吧]下周大盘迎来百点长阳减持价格折扣小
显示买家对中期走势看多
7月5日晚,淡马锡由摩根士丹利安排,出售51.88亿股中国银行,合计套现约282亿港元。
有香港分析人士猜测,淡马锡此次出售股权很可能是为了换仓,将已经获利丰厚的中行和建行卖出,回笼资金买入便宜且有上升潜力的中小银行股。
淡马锡近日表示,配售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是其投资组合正常调整的一部分,减持之后淡马锡仍在两家中资银行中持有相当多的股份。淡马锡发言人称,“我们会时不时调整投资组合,这次减持也是调整的一部分。淡马锡仍持有大量中资银行股份。”
淡马锡在去年年底持有建行6.76%的股权,约169.1亿股;在中行持股4.06%。据悉,淡马锡减持之后在建行和中行的持股比例分别降至6.2%和2.2%。
作为两家银行IPO时的原始股东,淡马锡在中行和建行H股上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以建行为例,2005年8月,淡马锡以每股1.15港元获得99.06亿股建行H股。其后数年多次增持,至本次减持前持股比例为7.03%。粗略估计,其平均成本不足2元,投资回报率超过2倍。
值得一提的是,淡马锡所卖出的51.88亿股中国银行H股平均交易价格为每股3.63港元,较当天收盘价折价6%,总成交金额188亿港元;15.02亿股建设银行H股每股作价6.26港元,折价3.4%,总成交金额94亿港元,合计套现约282亿港元。
与A股大宗交易中最为常见的以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跌停价出售(这也是规定的价格下限)不同,淡马锡大宗减持两中资行的价格较当日收盘价仅折价3.4%-6%,显示出淡马锡虽然减持但还是惜售并提出相对高价,同时买家对两家银行的未来表现应该非常看好,太可能在短期出售所买的股份。
买家“空手接飞刀”
“国家队”不太可能接盘
事实上,本次接手股权的买家短期看确实冒了一定的风险,有些“空手接飞刀”的味道。
首先,中资银行股短期内供应量将激增。据统计,如果把将于下周六解禁的农行133亿股H股股份、将于8月29日解禁的美国银行持有的255.8亿股H股股份、已经完成的中信银行的再融资计划,该行虽然确定了融资大致规模,但还未明确融资方式,如果该行选择两地同时配股,则香港市场上中资银行股的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
其次,8月29日,美国银行持有的255.8亿股建行H股也将解禁,坊间一直传言自身急需资金的美国银行可能会借减持建行套现,虽然消息尚未明朗,但很可能阶段性压制建设银行H股股价。
一位资深的中介机构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空手接飞刀”的买家几乎不可能有“国家队”背景。
他指出,一方面众所周知社保基金近期减持了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H股。数据显示,继6月14日减持中国银行1459.8万股H股后,社保基金6月28日以平均每股5.882港元的价格减持工商银行3500万股H股,套现2.06亿港元。减持完毕后,社保基金仍持有工行H股147.34亿股,占工行H股比例为16.98%。因此,无论从合规性还是合理性分析,社保基金都不会接盘;另一方面,国寿、平安等保险资金最近虽然在A股市场对部分银行股进行了增持,但是由于H股较A股有着较高的溢价,因此,保险资金轻易不会“舍近求远”的跑到H股市场进行增持。对于其他“国字号”资金来说,道理也是如此。
买家不只一家
外资行和私募可能性最高
通常而言,类似淡马锡这样通过私募配售的方式转让股权的,接盘的投资者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而且,由于淡马锡还持有大量中资行股权,即使为其自身持股市值考虑,淡马锡也不会轻易让喜欢超短期操作方式的机构进场。
而从媒体对于本次交易价格的细节描述可以看出,中国银行股权由于数量较多,且价格不统一,买家应该不仅仅是一家,而是2-3家;而建设银行的接盘者很可能就是1-2家机构投资者。
从买家实力来看,能够一下子买入数以亿计的银行股,背后必然是大型企业、机构投资者或类似性质的私募基金无疑;而从对于银行股的口味偏好来说,外资行和私募基金的可能性最高。
目前并非大规模减持时机
外资离场容易返场难
市场和投资者对于外资集体大规模减持中资银行股的担心究竟有无必要呢?
从估值角度分析,中资行H股的市盈率都不足10倍,市净率不足2倍,如果此时外资集体抛售中资银行股显示并无是最佳时机。
从盈利能力来看,随着近年我国银行业的高增长,银行业盈利能力和各项指标均在不断改善,处于近年最好水平。多数银行在不良资产率低位运行的同时,银行业资产拨备覆盖率不断提高。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银行业的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银行业收入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息差收入外的其他中间业务收入将呈现不断增长,成为中国银行业未来不可忽视的新亮点。
分析人士同时指出,尽管投资者对于地方融资债平台的巨债感到忧虑,但事实上,由于高储蓄率以及国有背景,中国银行业不可能发生欧美国家银行业的流动性危机。而连年让其他国家羡慕的财税和银行利润增长率,决定了地方债问题不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支付危机。
而且,7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等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时,把“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列为各项整改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继续抓紧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借款人准入条件,按照商业化原则履行审批程序。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行为。同时要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分析人士强调,近期中资行的股价已经进入历史底部区域,与社保基金还有A股市场这一选择不同,外资银行如果选择此时大规模减持中资行,日后再想回到市场并重获这些股份,恐怕得付出更高的代价。
(张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