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伟柱
既在预期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继2010年股权融资之后,银行开启了债券融资之路。
本周,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下称“建行”)公告称,计划发行800亿元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无独有偶,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下称“中行”)、兴业银行(601166,股吧)(601166.SH)、浦发银行(600000,股吧)(600000.SH)等上市银行近期均不约而同公布了自身的债权融资计划。
银行周刊:而在这一两年间,上述上市银行大都已进行过一轮股权融资,并且还曾承诺过,一定时期内不再融资。如今诺言还犹在耳边,但银行却屡屡食言,再次启动再融资计划。
短期来看,目前上市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绝大部分满足监管要求。但这些银行却宁愿承受“不守承诺”之名,再次启动再融资,其背后的“逻辑”是监管理念的深刻变化。
“说好不再融资”
6月13日,建行公布了其2011年再融资计划:发行800亿元次级债,预计800亿元规模的次级债将提升建行资本充足率1.12个百分点,使其达到13.70%。
事实上,目前四大行中,除了工行之外,其他三大行均有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计划,有的已经实施,有的则正在筹划。其中,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下称“农行”)次级债券规模500亿元,中行为320亿元。总的来看,仅三大行的次级债规模就达到1620亿元。
而在股份制银行层面,2011年,除了去年并未融资的中信银行(601998,股吧)(601998.SH,00998.HK)、民生银行(600016,股吧)(600016.SH,01988.HK)有股权融资计划外,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均公布了发行次级债计划,其中兴业银行拟发行150亿元,浦发银行拟发行500亿元。
然而,令市场不解的是,大部分上市银行在2010年、2009年已完成了一轮融资计划,例如,四大行在2010年再融资规模达到2870亿元。此轮再融资完成之后,包括建行在内的上市银行曾在不同场合承诺过,未来一段时期不再融资。
但时隔不久,上市银行再次爆出大规模的资本补充计划,令市场哗然,上述银行资本充足率是否已经撞线?
当前监管层对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为11.5%;对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为10.5%。从这一指标来看,除农行等少数银行外,上市银行均已达标且短期内无忧。
“经过去年股权融资之后,大部分银行已经满足监管要求,今年次级债的发行在于优化资本的结构。”一位分析师表示,同时,新监管标准即将实施,并且预期今后资本监管的要求还将趋严,这种背景之下,银行发行次级债提前补充资本的行为也可以理解。
资本监管加码
事实上,银行今年再次启动再融资计划,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
今年5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即“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
根据新要求,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但若出现系统性的信贷过快增长,商业银行则需计提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
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表示,中国实施巴塞尔的改革方案,标准比国际上的巴塞尔协议Ⅲ最低标准要高,同时达标时间也比国际上“巴Ⅲ”要求的时间短。
仔细观察“巴Ⅲ”不难发现,新的监管办法对资本的要求,进行了大幅度的强化。而此前的巴塞尔协议Ⅱ共有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比较之下,“巴Ⅲ”将更多的着力点落在资本监管之上。
“加强资本监管,是金融危机得出的启示和教训。银行缺乏足够的资本约束、杠杆率过高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中国社科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中心主任胡滨认为,除此之外,监管层的监管、市场约束并不是不重要,只是目前国际社会对这方面尚未形成共识。
由于资本监管的加强,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运营,因此,资本监管成为当前银行业的重中之重。而更令银行担心的是,预期未来监管政策将进一步趋紧。
范文仲在5月举办的“2011陆家嘴(600663,股吧)论坛”上还曾表示,巴塞尔协议Ⅲ只是一个起点,并不是一个监管改革的终点。
银监会近期下发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若按该办法实施,在不补充资本的情况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又将面临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银行转型路径
谈到监管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时,中行行长李礼辉曾在署名文章中表示,资本质量要求提高,外延式的业务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
“受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监管制度、产品设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机制、政策与大规模的资本需求是不相称的。”李礼辉提了三点建议,其一,适当引入“创新一级资本工具”,鼓励金融创新;其二,提高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为银行业的融资创造有利的环境;其三,我国商业银行要提高内生性补充资本的能力。
由于中国经济处于城镇化的进程中,依然需要银行的信贷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出现一个良好的银行资本补充机制。今年6月初,央行曾在一份公开报告中表示,完善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约束机制。
外部环境改善的同时,银行内部转型被认为是根本之道。李礼辉认为,我国银行业应以实施新标准为契机,优化信贷结构,推进业务发展模式从资本消耗型向资本节约型转化,建立资本节约型银行。
民生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商业银行的“二次升级”核心内涵在于通过降低资本消耗,提高经营效率,通过资本集约型业务的拓展实现综合化或专业化。
综合经营方面,主要思路是拓展资本消耗较低的非息业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逐渐拓展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范围。这一模式,在国有大行中较为普遍。
经营专业化方面,主要思路是信贷集约化,重点发展风险资产权重较低的贷款资产,例如加大个人按揭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资产配置。这一模式则以民生银行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