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徐子莫 李静瑕发自上海、北京
昨日(5月31日),记者从光大银行(601818,股吧)获悉,光大银行为确保H股上市顺利完成,已经选定中金等9家顶级承销商。
于今年2月份宣布上市方案后,在2011年的一季报中,光大银行(601818.SH)就透露“进行H股发行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近日香港方面消息称,光大银行将于6月9日进行上市聆讯。
银行周刊:银行分析师认为,光大银行H股上市可以提升其资本充足状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也可以提高其杠杆率以达到监管新目标。
选定9家券商
光大银行消息显示,目前确定的承销商包括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瑞银、摩根大通、法巴、汇丰、中银国际、申银万国、光控等9家。
今年4月底,光大银行H股上市已经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复,并向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正式递交了上市申请。消息显示,光大银行有望于7月份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对于光大银行H股上市进程,港交所企业传讯部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未公开招股的上市公司,我们不便透露信息。”
港交所上市推广科工作人员也表示,“从公司递交申请,以及申请等待批复,直到公司公开招股说明书披露期间,拟上市公司的动向对外界都是保密的。”
据了解,光大银行的承销团中,中金、瑞银、摩根大通曾牵头完成招商银行(600036,股吧)H股IPO,摩根士丹利则于前不久牵头完成了重庆农商行H股IPO;中金、瑞银、中银国际牵头完成了民生银行(600016,股吧)H股IPO;中金、汇丰牵头完成了中信银行(601998,股吧)H股IPO。
分析认为,光大银行的H股承销团队具有较为丰富的H股IPO承销经验。上述银行分析师分析称,“这种具有经验的承销团队,能够帮助光大银行快速地将H股销售出去。”
此前有消息称,美林原本在光大银行承销团内,但在公布的9家券商当中,并没有美林的身影。消息人士告诉记者,主要是广发银行启动的A+H股上市可能与光大银行有些冲突,美林选择退出光大银行项目。
未来3年不需再股权融资
此前,银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商业银行表内外杠杆率要求不得低于4%。而各家券商报告认为,华夏银行(600015,股吧)(600015.SH)、深发展(000001,股吧)(000001.SZ)和光大银行(601818.SH)的杠杆率均低于这个标准。
虽然4%的要求最后大限为2016年,但高华证券和中信证券(600030,股吧)都预测,华夏银行、深发展和光大银行未来3年的杠杆率依旧会低于监管层要求。高华证券分析师马宁认为,未达标银行还是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杠杆率的达标。
事实上,2011年2月18日和3月14日,光大银行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分别审议通过了H股发行上市相关议案。并在一季报中透露 “目前,H股发行上市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发行总计不超过120亿股H股,其中包括初始发行105亿股,以及超额配售权15亿股。
根据上述银行分析师计算,如果以光大银行预测的最低价3元/股计算,120股可募集360亿元人民币的金额,根据去年年报,其风险资产为9329亿元,因此,此轮H股融资可以提升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资本充足率达3.86个百分点。
“可以说,如此推算,光大银行H股上市之后,3年内可以不用股权融资了。”该分析师称,同时也可以提高光大银行的杠杆率,以达到监管层的新标准。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认为,限制表内外的杠杆化程度对银行体系具正面信用影响。
就穆迪评级的银行而言,2007年~2010年表外资产的风险敞口每年增加26%。2010年的表外资产占总资产的19%左右,高于2007年的16%。尽管表外资产比率仍低于大部分的亚洲银行体系 (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平均比率为30%或以上),但假如表外资产继续急剧增加,可能会产生风险。
穆迪指出,尽管执行新规定对国内银行有好处,但同时也使其业务扩张放缓,因此对部分银行的盈利也有负面影响。另外,银行也面临维持资本基础稳固的压力,透过综合保留盈利和募集资本的方式,此举会损害资本的回报。
然而,为了抵销资本开支上升所赚取的回报,除非风险胃纳的水平超过风险管理的能力,增加资本对银行有正面的信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