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叶檀:以普通市盈率投资银行股 会吃大苦头-评论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2:25:4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许多看多A股市场的人,首先看多的是中国的银行,盈利如此之高,而市盈率如此之低,说明投资机会极大。目前银行业的低股价是市场对银行错判,从长期来看,市场一定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上述观点不是价值投资者的真

许多看多A股市场的人,首先看多的是中国的银行,盈利如此之高,而市盈率如此之低,说明投资机会极大。目前银行业的低股价是市场对银行错判,从长期来看,市场一定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上述观点不是价值投资者的真知灼见,而是对现实不了解得出的过度乐观的结论。

过度投资总会付出代价,银行业就是如此。中国的银行与中国的实体经济一样,在炫丽的数据下掩盖着各种隐患。

2011年搞笑版新闻联播:Q币潘币实现自由兑换(图) A股转机尚需一两年 [时政] 也谈“新冷战” [经济] 中国股市十年与国足十年 [社会] 90后人文素养最高? [热帖] 明星获奖感言背后的故事 [文史] 杨钰莹复出 当年为何被封杀 [文史] 1972年朝鲜黄金时代(图) 水皮:郭树清救市说法只能当故事

5月25日,标普再次指出,受过去两年信贷过度增长的影响,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未来3年新增不良率将继续上升,至10%。但同一天官方公布的数据要乐观得多,上海银监局公布,2011年一季度上海市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再次实现 “双降”:不良率保持18个月连续下降、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连续9个月双降。截至一季度末,上海市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56.10亿元,比年初减少15.8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3%,比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有可能标普是对的,他们看到了经济减速之后的风险;但标普又是错的,他们没有预料到中国各级政府不可能让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而会动用各种手段将不良贷款率消灭在萌芽之中。

中国银行业走的是规模扩张之路,如同超载的自行车,一旦速度下降就会难以控制。

截至2010年,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达到95.3万亿元,而根据银监会5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中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635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合计本外币资产总额约10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总资产突破百万亿大关,7年中年均增长50%,这是个惊人的数字。

银行总资产增长已经成为投资者的沉重负担。从纵向看,如果银行业资产增幅仍保持当前17%~20%区间的话,意味着不到4年时间内,银行业总资产还将翻一番。

按照陆磊先生的统计,照此规模,即便不出现任何不良贷款,即便全部银行不吃不喝,所有的收入都用于补充核心资本,假设息差在4个百分点左右,而资本充足率保持8%,在未来4年中总资产翻番,就需要补充4万亿元附属资本。而如果紧缩周期下出现资产质量变化,银行体系更可能成为资本吸收的黑洞。

银行体系已经成为吸收资本的黑洞。2010年,中国银行业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16家上市银行中的14家完成融资,总共募集资金超过3413亿元。2011年银行业的再融资规模有可能超过2010年。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市银行已公布的定向增发、配股、次级债、可转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的再融资额度近4000亿元。市场人士预计,算上城商行IPO计划,银行今年再融资规模有望达到5000亿元。这是证券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有关方面对此作出隐讳的回应。在去年全国“两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表示,在银行再融资问题上,银行监管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协商后,希望银行优先考虑四条再融资原则:尽量使用内源融资增加资本;尽量使用利润来补充资本;尽量使用配股方式补充资本金;尽量以发债方式优先补充附属资本充足率。如果上述方式还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再考虑定向发行,公开发行。

银行出现发债补充附属资本与利润补充核心资本的迹象,但问题仍然存在,银行开始暗度陈仓、规避监管。而利润无法满足补充资本金的需要,虽然利润持续增长,但资产泡沫扩张更快。

银行持续发债必然伴随着债券成本的上升,催生出银行业之间互持次级债扩大资产的妙计,互持规模据测算占50%以上。2009年8月18日,银监会不得不下发《通知》,要求银行从2009年7月1日起所交叉持有的次级债将不再计入银行附属资本。但猫和老鼠的追逐游戏远未结束,银行互持资产、互相负债的现象有增无减,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各家银行的高同业负债水平成为推动银行业规模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从2010年至2011年一季度,上市银行中除了招行和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以外,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同业负债均有大幅增长,它们的同业负债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41%和114%,至今未受有效约束。银行互持具有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银监会应该禁止银行互持次级债,禁止银行高同业负债、互持资产,这相当于银行统一起来蒙骗社会。当然,笔者不赞成银行资产证券化,并不是反对创新,而是因为债券市场缺乏核心要素信心。

中国的银行考核指标几乎全球最严,却未能化解银行资产泡沫过度扩张之祸。目前银行利润增长,建立在利率畸高的基础上,风险极大。

以普通的市盈率来看待中国的银行业的投资机会,会吃大苦头。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