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2007年的炙手可热、2009年的千夫所指之后,代客境外理财产品QDII到如今已运作了4年,期间各家银行的QDII运作水平也逐渐浮出水面。
截至目前,共有超过10家银行约250款QDII产品正在运行当中,业绩表现分化明显。其中,累计收益率最高的QDII产品浮动收益率已高达105.07%,收益率最低的QDII产品浮亏幅度也高达44.31%。
银行周刊:建仓时间的不同、投资标的的差异是导致QDII产品表现差异的原因。事实上,即使建仓时间接近、投资标的接近的,不同银行QDII产品的表现也是差异巨大。
截至2011年5月16日,花旗银行2007年10月24日成立的施罗德环球基金系列香港股票累计收益率为2.48%,而中信银行(601998,股吧)2007年11月8日成立的港股早班车人民币款5月6日累计收益率只有-38.29%(5月6日至5月16日期间恒生指数下跌),二者相差40多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同一家外资银行发行的不同QDII产品收益表现同样差异巨大。以花旗银行为例,目前累计收益率最高的一款QDII产品的收益率达57.22%,累计收益率最低的“施罗德环球基金系列-日本股票”则深度浮亏44.3%,简直天壤之别。因此,投资者购买外资银行QDII产品,能不能获得高收益或许还需要碰运气。
由于同一家银行发行的不同QDII产品收益率同样差异巨大,银行代客境外理财能力已不能简单用几款产品的表现来衡量。
不过,我们可以尝试设想一下,假设在QDII产品发行时投入相同资金购买每一款QDII产品,到目前为止能从各家银行获得多少收益,或者亏损多少呢?
笔者就各家银行最新公布的净值进行统计发现,目前渣打银行暂时以11.78%的平均累计收益率居第一,中信银行以-22.26%的平均累计收益率垫底。在中资银行中,QDII产品平均累计收益率最高的银行为中国银行,目前为5.7%。而在外资银行中,QDII产品平均累计收益率最低的为汇丰银行,为-6.36%。
当然,QDII产品的一时表现并不能完全反映各家银行的代客境外理财能力,但总体而言,熟悉境外市场的外资银行略胜中资银行一筹。
但是,外资银行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销售收入,在发行上一味追求数量,并未精选产品。有些外资银行甚至直接拿境外基金公司产品进行代销。虽然一时获得了更多的销售收入,但QDII产品一旦亏损幅度过大,给外资银行带来的名誉损失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