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多时的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最终落地。
近日,银监会公布了“新四大工具”(即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要求和实施时间表。与之前讨论稿相比,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指标、拨备指标的具体要求并无新意。从具体执行的角度看,尚有两大悬念待解:不同银行拨贷比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界定,均尚待监管层明确。
银行周刊:与国外相比,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更为严格,达标期限更短。新四大工具的迅速落地显示出,监管层引导银行走转变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增长之路的监管逻辑跃然纸上。
争议拨贷比
“巴塞尔协议Ⅲ中并没有拨贷比这一指标,这是中国的"土办法"。”一位国有大行人士称,监管层如此要求,与国内银行业信贷资产占比过高,严重依赖信贷业务有关。
根据规定,银监会将建立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占贷款的比例,也称拨贷比)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原则上按两者孰高的原则执行。
中信银行(601998,股吧)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王康称,坦率地讲,2.5%的拨贷比要求是“一刀切”的做法,并不是很科学,不能反映商业银行不同的风险管理状况,“对风险管理水平好的银行是不利的。”
“引入与贷款规模挂钩但与贷款质量无关的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增强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前瞻性。”但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助于银行在信贷扩张时期积累充足的经济资源,用于经济下行期吸收损失,平滑由于低估或高估贷款损失导致整个信贷周期内银行的收益波动。
按照监管层制定的时间表,这一新标准,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系统重要性银行应于2013年底前达标;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部门将设定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并鼓励提前达标。
具体来看,盈利能力较强、贷款损失准备补提较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2016年底前达标;个别盈利能力较低、贷款损失准备补提较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2018年底前达标。
“拨贷比2.5%整齐划一的要求不尽合理,如何进行差异化调整尚需明确。”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称,银监会认识到整齐划一的拨贷比要求并不科学,因此在2.5%的基础上也提出“根据单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和盈利能力,适度调整贷款损失准备要求”。
截至2010年末,16家上市银行中,仅有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600015,股吧)三家达到了2.5%的要求,有五家银行拨贷比数据在2%以下。总体来看,四大行的此项指标远好于股份制银行。
界定系统重要性银行
与巴塞尔协议Ⅲ类似,国内“新四大工具”同样设置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概念。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指标要求、达标时间等方面做出了不同的安排。
举例而言,资本充足率指标上,增加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暂定为1%。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
“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暂定为1%,而巴塞尔委员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尚未就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达成最终共识。”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称,甚至如何界定国际系统重要性银行、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国际社会都尚未形成共识。
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银监会表示,将明确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定义。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主要考虑规模、关联性、复杂性和可替代性等四个方面因素,监管部门将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方法论和持续评估框架。
此前,曾有传言称,四大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和中信银行已被列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其资产规模是被纳入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随后,银监会否认了上述传言。
而在今年初的一次演讲中,央行行长周小川初步给出了确定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办法。周小川称,在讨论划分标准怎么确定时,可以采用一种相对系数的方法。“工、农、中、建、交肯定是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他稍小于交行的银行是否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呢?”周小川表示,从规模看,可以把交行作为一个临界点,交行以上肯定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对规模比交行小的银行,可以将这家银行资产与交行资产的比例作为D-SIFIs(即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系数,并以此计算该银行需要保持的资本要求和其他审慎要求。当这个系数小到一定程度,可以忽略不计,视同为零,这样处理上就简单一点。
专业化、综合化路径
总体来看,与巴塞尔协议Ⅲ相比,“新四大工具”的要求不但达标时间有所提前,指标上也更为严格。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谋求经营转型不仅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满足新监管标准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在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下提高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
“银行业在上市之后快速扩张,监管新规要求银行业必须二次升级。”民生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商业银行的二次升级核心内涵在于通过降低资本消耗,提高经营效率,通过资本集约型业务的拓展实现综合化或专业化。
综合经营方面,主要思路是拓展资本消耗较低的非息业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逐渐拓展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范围。事实上,这条道路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略为领先,上述大行大多数已经开展了租赁、信托、保险等综合化的业务。
经营专业化方面,主要思路是信贷集约化,重点发展风险资产权重较低的贷款资产。加大消费贷款、个人按揭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相关资产的配置,同时通过资产转让等退出方式优化存量贷款的结构。而以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在这方面则作出了诸多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