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婷婷
“反差太大了,当时我们是每天拜访客户求着人家来贷款。现在是企业天天催我们放款,但是我们已经没有额度可以贷了”,供职于一家股份制银行天津某支行的信贷员崔先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2008年,刚刚毕业的他进入这家银行对公业务部门,2008年-2011年,近3年的从业时间虽然不长,却恰好使他经历了4万亿刺激政策带来的信贷投放井喷和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信贷持续紧缩。
银行周刊:“今年以来我们基本已经没有开发新客户了,现在维护客户的工作多一些。工作强度上,比2009年轻松了许多。”崔先生表示。
流动性持续收紧
实际上,在信贷紧缩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的流动性压力都明显加大。
2011年4月21日起,人民银行上调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此次上调后,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的准备金率分别为20.5%和18.5%。这已是今年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第10次上调。
按照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75万亿元计算,本次上调0.5个百分点将直接冻结资金3750亿元。而整个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冻结了大约1万亿元的超额流动性。4月1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在博鳌亚洲论坛回答提问时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没有上限。
随着存款准备金率持续提高,再加上差别准备金率工具、日均存贷比等指标约束,银行流动性收紧压力与日俱增。
“现在的信贷额度已经不是一般紧了”,一家大型银行山东某支行行长对本报记者表示。一般来说,一季度新增贷款会冲高,但今年以来,信贷额度一直被箍住。
“今年以来,基本上每月前15天-20天信贷额度会全部用光,而后10多天则无款可贷,只能等下月新的贷款额度释放。很多企业都在排队等待,我们也跟客户表示,无法保证放款时间”,他表示。
自去年10月起,央行本轮调控已进行了4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紧缩政策的累积效应愈加明显。尤其是今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提方式连续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按照每次上调0.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3600亿元计算,连续4次上调后共冻结银行资金超万亿元。
业内普遍认为,3月新增贷款6794亿元,高于市场预期是本次存准率上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1季度新增的贷款2.24万亿,如果按照3:3:2:2 的信贷投放节奏来看,全年的新增贷款规模将达到7.5万亿左右,这样的规模与去年接近。中信建投证券认为,银行信贷投放规模过大,在信贷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政策需要从资金供给的角度来限制信贷投放规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银行减少了可以动用的资金,从而信贷规模减少。
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信贷扩张步伐开始放缓,银行不得不压缩对公司和个人贷款,如何提升净息差成为各家银行盈利的关键。实际上,从去年以来,银行就开始了从“以量补价”到“以价补量”转变。
2010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受益于息差的上升,14家上市银行2010年净利润平均增长33%,其中光大、华夏、中信净利润增长超过50%。而各大机构都认为今年银行1季度息差和业绩增幅将超预期。
去年10月以来,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交替上调产生的叠加效应,在不断推高银行的议价能力。以房贷为例,2009年,全国多地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为85折,部分银行可以给到7折甚至更低,而今年以来,由于信贷额度不断收紧,首套房利率折扣已基本取消,不仅如此,多家银行上浮房贷利率10%-30%。
“目前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左右,对大企业来说,能够保证及时放款、给到基准利率就算很不错的了”,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人士表示。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信贷额度趋紧的背景下,住房按揭贷款成为首当其冲被压缩的业务,目前多个地区已出现贷款难、审批放款时间长的现象,甚至部分银行叫停了在成都、武汉等地的房贷业务。与此同时,各家银行纷纷转战中小企业贷款。尽管如此,在信贷额度空前紧张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北京市大红门地区一家服装厂负责人张女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近两年服装生意不错,尤其是今年,订单多出30%。由于看好未来的市场,张女士希望扩大生产,但场地、原料、人工都需要大量投入,因此年后张女士向3家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抵押物是现有厂房、机器设备和其个人住房,希望贷出300万元。
但截至目前,张女士仍未获得任何贷款。“当时有2家银行说他们2月的额度用完了,只能排队等,但到目前还没消息。另一家银行上月底给我打电话,说如果利率上浮30%,1个月内可以办下来,但我们服装行业毛利率很低,这么高的贷款利率我承受不了”,张女士告诉记者。
中间业务求突破
“虽然流动性收紧并没有太大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业绩,但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趋势明显,商业银行若仍是一味依靠利差,必然会遇上发展瓶颈”,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
目前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效。2010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14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平均达到45%。尽管中间业务增幅明显,利差收入仍是中国银行业的业绩支撑。中国银监会对2010年银行年报的统计显示,净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是银行业收入构成的3个主要部分,其中净利息收入占比依然高达66%。
分析认为,除了将中间业务的传统优势领域做大做强外,未来商业银行还需突破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范围和模式,提升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等新兴业务的占比,创造出具有较强稳定性的盈利模式和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