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又冻结资金3600亿元。这是央行危机以后,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从紧”态势下的又一新举措。
这是今年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0.5个百分点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0.5%历史高位。
央行货币政策“从宽松转为从紧”的调控趋势,自2010年开始启动。至此,已经启动了10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和二次基准利率调整。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明显。
银行周刊:在市场资金抽紧的状态下,民间借贷却展现出另一面。
利差双线背驰
“年初以来,民间资金的居间活动活跃,一些借贷主体的介入,使温州民间借贷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报告显示,民间借贷市场活跃度在这种背景下,借贷规模扩大,借贷利率上扬。
报告调查机构人行温州中心支行(下简称“温州中支”)表示,2010年以来,温州市民间借贷市场持续活跃,借贷利率总体保持高位运行状态。据监测调查显示,年末综合利率水平23.01%。
报告显示:一般社会主体400户借贷样本的全年借贷总量为19.5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快于同期6个百分点。温州区域内融资性的中介机构1336户人民币对公账户的交易活动统计,第三季度交易额262亿元。比第一季度增长26%。12月份,民间借贷综合利率比7月份上升2.3个百分点,涨幅11.3%,低于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幅度1个百分点。
分市场来看,一般社会主体间的借贷利率涨幅27%,明显快于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中介机构的放款利率涨幅。如一般社会主体间的借贷2010年7月份,监测到利率为13.37%,至同年12月,利率升至17.04%;小额贷款公司7月利率为17.74%,同样是2010年的12月,利率升至18.19%。很明显,同一时期内,前者涨幅达到了3.67个百分点,而后者涨幅仅为0.45个百分点。另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非信用方式借贷量的上升,以及信用与非信用方式借贷利差扩大化。
此报告显示,由于民间借贷特有的人情信用关系,使借贷方式的偏好表现出与正式金融相反的特征。有抵押担保的非信用借贷利率,反而高于信用借贷利率。
与以往的监测对比显示,2005年至2010年,一般社会主体民间借贷中信用方式的占比分别为90%、89%、87%、82%、72%和74%,基本呈现逐年下降态势。同时,信用借贷与抵押担保借贷之间的利差逐渐扩大。
2005年,抵押担保利率为11%左右,2010年底,飙升到17%。而信用方式借贷方式利率则从2005年的接近12%到2010年的接近14%。很明显,后者幅度明显落后于前者。
温州中支据此认为,二者利差扩大以及非信用借贷占比提高,表明民间借贷资金的借款对象范围向信息相对不对称的主体延伸。资金出借方除满足原先信息相对透明的主体外,开始向信息相对不对称的主体出借。该份报告显示,部分实体企业无心主业,蜕变为房地产、边缘性金融业等领域的“壳资源”。
“这是正规金融准入受限的背景下,从事边缘性金融活动成为部分企业介入金融业的诉求。”温州当地一金融监管机构人士分析认为。
这种资金的集结,在调查人士眼里,显示是一种水到渠成式的。这些企业不仅自身有一定积累,而且与银行、周边群众形成了良好的融资关系,因此往往有获取低成本资金的优势。
监测系统升级
事实上,对于民间借贷利率,温州已有接近10年的监测。尤其在新一轮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适度从紧”的大背景下,温州的坚持让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双线运行依存与博弈状态日渐清晰。
民间借贷市场发展较快,市场主体和形式变化纷呈。在浙江区域内,特别是以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典当行等融资性中介主体,与全国范围的发展基本类似。
记者从当地人行了解到,温州模式的监测经验已经向全省范围内推广。
实际上,很多借贷中介机构并不愿意跟监管层互动。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这个布点方式的选择上,当地监管机构曾经想通过商业银行或者担保协会等方式,利用强权或者利益渗入达成互动。毕竟在现行的资金市场,银行可合作的庞大的资金业务,拥有相当的优势。
为了监测市场比较全面的资金价格走势,地方政府机构起了推进作用。监测点锁定了一直争议颇多的担保行业。最终,当地有30家担保企业被纳入了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