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央行新的调控目标“社会融资规模”,正由设想走向现实。2011年1月24日,接近央行的人士透露,以“新增社会融资总额”为目标的调控思路已获得相关机构的审批,并可能将于2月份正式推出。
上述人士透露,目前“一行三会”框架下讨论的“新增社会融资总额”,初步定义为新增贷款、股市融资额、债市融资额、保险用于投资实体经济的资金等融资总和。
“当前, 一行三会 还在协商具体几个部分的切分比例。”上述人士表示。
“理论上来说,央行此举试图降低间接融资和银行信贷在整个社会融资体系当中的比重,”广东金融学院副院长陆磊认为,从2009年以来,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信贷扩张,而且整个宏观经济面呈现“被套牢”现象,“大家都担忧,信贷一旦下降,实体经济就会收缩;但是要维持信贷宽松的状况,宏观层面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如此两难背景下,决策者可能需要一味缓药治理当前宏观经济之疾,这个缓药就是通过结构性的变化和调整,降低实体对于信贷的依赖度,如此,社会融资总额成为一个央行新的调控指标。
2010年年底召开的央行年度工作会议首提“社会融资规模”一词,“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其出台背景顺应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走向稳健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