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外资银行的警报已经拉响存款不足者,请勿放贷。到今年年底,外资银行的存贷比宽限期即将截止。目前,约有10家左右的外资银行存贷比高于200%,面临较大的达标压力。其中的4、5家银行年内达标的可能性很小,属于可能被监管部门暂停贷款业务的“高危”银行。
本报记者 吴婷婷
今年年底,外资银行存贷比达标期限将至,目前各家银行的存贷比水平如何呢?
银行周刊:《证券日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底,全国37家(外资法人银行共41家,剔除不做贷款业务的4家),总体存贷比水平为87.9%,这个数据距离75%的红线并不遥远。
从具体银行来看,花旗、汇丰等6家银行存贷比目前已经达标;东亚、星展、恒生、华侨、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等10多家银行处于第二梯队,年内实现达标问题不大。
不过,目前仍有10家左右的外资银行存贷比高于200%,面临较大的达标压力。其中的4、5家银行年内达标的可能性很小。
约10家银行存贷比超200%
“实际上,近年来外资银行存贷比总水平呈现递减的趋势。”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根据央行上海总部公布的最新数据,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较快,外资银行法人存款增加明显。2010年,外资银行新增人民币存款816.1亿元,同比多增206.8亿元,存款增长34.5%,增幅高出中资金融机构17.6个百分点,新增存款呈前低后高态势。其中第三、四季度存款分别增加311.8亿元和441.27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46.1亿元和82亿元。
据统计,上海市19家外资银行法人全年新增人民币存款657.6亿元(其中88%为下半年新增),占全部外资银行存款增量的8成。
作为外资法人银行最大聚集地的上海,外资银行的举动可以说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冲刺存贷比达标,外资银行已经开始加大人民币存款吸存力度。
2006年11月11日,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全面开放的前夜,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规定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存贷比指标不得超过75%。考虑到外资银行经营实际情况,中国银监会在相关公告中允许各相关外资银行从2007年起,用五年时间达到存贷比不高于75%的法定监管指标。也就是说,到2011年12月31日,外资银行存贷比必须达标。
目前,位于外资银行存贷比第一梯队的花旗、汇丰等几家存贷比一直在50%多,已经达标。第二梯队则是相对庞大的队伍,包括东亚银行、华侨银行、星展银行等10多家银行。这些银行目前存贷比虽然与达标线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年内冲刺达标基本没有问题。部分银行的高层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争取在今年年中或年末实现存贷比达标。
“目前比较令人担心的,是存贷比高于200%的部分银行”上述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目前存贷比高于200%外资银行在10家左右,特别高的有4-5家。
存贷比达标困局
实际上,监管部门已经对外资银行“照顾”,截止到目前,五年的存贷比达标“豁免期”已过去五分之四,对于部分外资银行来说,为何75%的存贷比达标线仍是难以接近?
2010年9月,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发布的《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显示,外资银行在中国拥有的国内存款仍然十分贫乏,部分原因是建立零售网络速度慢。也曾有外资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外资银行开设分支审核速度太慢,中资银行的网点扩张速度是外资银行无法比肩的。“以一年一两家的速度开显然太慢,没有网点的支持,我们的业绩也难以得到很大提升。”
据记者了解,目前开设外资银行分行需要银监会的批准,而设立支行也需要得到所在当地银监局的批准。除了审批流程外,外资银行的资金规模也成为限制其开设分支行的原因。
自外资银行取得牌照进入中国市场开展业务以来,营业网点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数据显示,汇丰、渣打、花旗等银行是目前在国内拥有分支行最多的外资银行,尽管如此,其营业网点数量和分布与大中型银行相比仍处于劣势。
不仅如此,除了这几家大银行外,多数外资银行的网点数量仍是个位数,没有网点的支持,银行吸收存款则无从谈起。
对此,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其实并不存在审批过慢的情况,例如一家国内股份制银行当初在我国香港地区开设分行,光审批就耗了4、5年时间,最后还是通过收购一家本地银行才得以顺利进入香港市场的,相比之下,其实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壁垒要小得多。”
另外,通过记者了解,网点不足只是部分外资银行存贷比超高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拿到牌照时间较短、业务范围受限、中资银行竞争、本地资源不足“水土不服”等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外资银行存贷比达标难的局面。
四种解决方案
现在,据外资银行存贷比达标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外资银行又该如何通过扩大分母、压缩分子来冲刺达标呢?
记者调查了解到,外资行可以采用的大概包括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境外母行的支持,加大吸收境外存款。
根据普华永道2010年5月发布的《外资银行在中国》调查报告,外资银行在资金方面对母公司的严重依赖是显而易见的。2009年,有22家外资银行从其母公司获得25%以上的资金。
不过,由于目前各银行外债指标受严格控制,使银行吸收境外外币存款的能力已受到限制。
一位外资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目前国内利率固定,而境外利率普遍偏低,在境内价格和外币价格两重天的情况下,各家外资银行实际上已经充分利用了其短期外债额度。另一方面,外管局严查短期外债额度,外资银行不敢逾矩。
“在控制热钱流入的背景下,未来外资银行的短期外债指标的空间只能被压缩,不可能再扩大。”他表示。
2010年11月9日,外管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显示,将严格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和对外担保余额管理。外汇局通过交叉比对监管数据和银行内部业务数据,监测预警银行违规借用短期外债与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等情况,严格控制银行超指标经营行为。
第二种方式是发放贷款,短时间内通过派生存款带来资金沉淀,不过,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这实际上是违规行为,但不排除一些银行打擦边球。
上述银行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目前大额存款必须使用受托支付模式,而小额存款也会受到严格的监管。根据记者的了解,以一家规模较大的外资行北京分行为例,资金沉淀一周以上是绝对不允许的。
银监会实施“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之后,贷款派生存款的数量大幅减少,按照受托支付的原则,本行贷款不能成为本行派生存款,而是成为收款行的存款。在采用此项规定之前,银行直接向借款人发放贷款,而借款人在取得贷款之后一般都会存在其发放行的账户里,这些贷款又成了银行的派生存款。
第三种方式,也是目前普遍被认可的方式“人民币存单质押”,即企业用外汇贷款支付进口货款,到约定期限再用人民币购汇来偿还外汇贷款。境内行开信用证,而款项的发放则在境外。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国际贸易间结算,属于表外业务,不占用贷款。
“例如目前一些日资银行不做零售业务,那么其如果想在短期内提高存贷比,这种方式较为可行”上述外资银行人士表示。
第四种方式是通过结构性理财产品带来存款。“因为通过理财产品到银行的钱是先要转成存款的,这部分钱对银行来说是纯粹的资金沉淀。”上述外资行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一位沪上外资银行财管部门主管对本报记者表示,金融危机时,国内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出过几次事,现在客户,尤其是企业客户,比较青睐承诺固定收益、风险小的产品,对结构性理财产品兴趣不大。
除了上述四种方法外,外资银行还可通过开立承兑汇票的形式来吸收存款,而承兑汇票也属于表外业务。据记者了解,一些规模较大的外资银行已经开始运作。
部分银行贷款业务或被暂停
即使乐观来看,目前存贷比在200%以上,但并不极端高的银行能通过努力在年内达标,那么仍有4、5家存贷比远高于200%的外资银行面临无法达标的高风险。
一位外资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存贷比较高的银行能否在年底达标,主要要看该行的资产规模。“一家外资银行资产规模也就几十亿,如果存贷比很高,那么短时间内大幅降低的可能性不大”。
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如果在2011年年底部分外资银行存贷比不达标,那么可能面临的后果是其贷款业务被暂停。
“从公平角度上来说,监管部门不可能给予个别银行特殊待遇”,这位人士表示。
目前,中资银行已经在执行存贷比不超过75%的监管要求,在经历了两年信贷业务的快速扩张后,为使存贷比达标,一些中资银行已经在努力减小分子、扩大分母,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其发展。而业内也普遍认为,由于外资银行的达标期限晚于中资银行,目前外资银行已经存在监管套利空间。所以,无论是通过强烈压缩贷款,还是尽最大可能吸收存款,外资银行在限期内存贷比必须达标。但无疑难点是,如何既要保证达标,又尽量不影响其正常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