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星展中国”)对外宣布,将接收苏格兰皇家银行在中国的近2.5万户零售及中小企业客户。
这是一种独特的交易模式,没有价格,也不涉及网点牌照转让。
如果一切顺利,星展中国将在半年后获得过去三年累积的客户数量,并相应提高存款基本额。
这对成立法人银行后扩张略保守的星展中国而言,无疑是跨越式的增长。
银行周刊:自今年年初担任星展中国行政总裁以来,张在荣一直在推动其扩张提速。这位未满40岁、精力充沛的新加坡人,是2009年星展集团几位全新上任的管理层之一。
这一年,星展中国实现了艰难的转折,内地营业收入扭转了2009年经济危机时期的下滑趋势,转为正增长。同时,存贷比亦由2009年末的140%大幅降至80%,接近75%监管指标。
“按照集团的规划,未来中国的营业收入占比将从现在的2%-3%提升至10%。”张在荣在12月27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除了上述接收战略,为了提高盈利水平,星展中国已制定自身2011年的四步发展策略。
张在荣表示,明年计划拓展客户数量使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近60%(不包括将转移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客户)。此外,网点和员工数量都将提速,过去三年星展中国仅增加11个网点,但未来三年将以平均每年11家网点的速度推进,至2013年达到50家网点。
新年后启动RBS客户接收
《21世纪》:星展宣布接收的消息后,市场很意外,因为与澳新银行5.5亿美元收购RBS香港、新加坡等地业务不同,你们并不涉及现金交易,而是以接收方式,双方的这个决定是出于什么考虑?星展会接收客户、员工,为什么没有涉及到网点牌照的转移?
张在荣:RBS宣布退出中国的零售业务和中小业务,而拓展此业务符合星展在中国的发展策略,所以我们有兴趣接收,也就是一拍即合。
当然,为什么最终选择接收的模式,我们也是经过考虑和论证的。退出和转接的模式,它与一般的收购合并不同,因此没有所谓的收购价。
首先这个模式不涉及RBS在中国的分支行网点转让。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分支网点是一笔希望获得的重要资产。但由于我们在上海、北京及深圳的网点布局能妥善服务客户,网点牌照并非我们的接收目标;况且在国内转让网点牌照可能会遇到现有法律法规的障碍。
第二,RBS要尽快退出中国的零售和中小企业市场,而我们愿意接收客户、产品和员工,并且我们进行了一个关键性的承诺,即客户在RBS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回报,什么样的利益,我们这里也承诺给予他同样的。这个承诺不是每一家银行都能够给到,也不是每一家银行都愿意给到的。
此外,这种模式对于社会而言,有利于实现RBS退出中国零售和中小企业业务的平稳过渡。
《21世纪》:具体而言这个承诺是什么?是否可以理解,这次交易中你们获得了客户,但同时必须承担起产品的后续管理责任?
张在荣:是的,按照接收模式,如果客户愿意转移到星展,那么就由我们继续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我们给客户的承诺与客户在RBS的理财产品得到的承诺没有分别。
《21世纪》:据我们了解,RBS很多产品是期限比较长的结构性产品,对星展而言,是否会面临比较大的产品风险?
张在荣:RBS在中国的零售产品主要以结构性产品为主,部分期限比较长,最长至2017年。因此,我们在交易之前,专门组织一个团队对RBS的结构性产品进行深入研究且设置适当的风控。我们认为我们所面临的风险较小,并对自己的产品管理能力有信心。
《21世纪》:这次接收涉及2.5万户客户,但这必须首先要征得客户同意,星展中国将用什么吸引客户?同时,你们为此次接收工作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张在荣:RBS在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的零售及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客户群、业务组合,涉及2.5万客户,近9亿美金产品。我们相信主要的客户都会转移过来,我们提供除了存款、开户服务外,还会提供投资咨询,抵押贷款和代理保险业务。
为这次接收我们专门成立了5-6个工作小组,涉及客户沟通、产品管理、风险控制、IT系统调整等,做好全面准备,大概在新年后就启动接收工作。
《21世纪》:你如何评估这次接收对星展中国的意义?
张在荣:这次接收是双赢,对星展而言是里程碑式的,符合星展长远发展战略。
第一,接收RBS的客户将提高星展中国的存款金额,并相应加快贷款组合的增长计划;第二,扩大客户群,自2007年我们成立法人银行后,客户数量翻了5倍,如果RBS的客户顺利转移,将促使客户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再大幅增加;除了客户群,相关员工服务这些客户群的,我们也会按照比例来接收。这次转移涉及这三个城市近600多名员工,比较多的客户和产品转移过来,我们就会接收比较多的员工,有利于加强我们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主攻客户群拓展
《21世纪》:星展中国过去似乎比较保守,2009年新任总裁古普塔上任后,提出新的战略构想,未来星展中国的发展是否会提速?集团对其的定位是怎样的?
张在荣:我们是一家总部在亚洲的银行,中国市场对我们而言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按照战略规划,在3至5年内,星展中国在母行营业收入占比要从现有的2%-3%提升至10%。未来整个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在母行的营业额占比将从目前的27%提升至30%。
总行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用现在一个流行的词,“很给力”。我们上报总行审批的投资预算,都得到了大力支持。
《21世纪》:最近一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资行在内地发展面临挑战,星展中国今年的业绩状况如何?
张在荣:2009年外资行发展艰难,我们在中国内地的营业收入也出现下滑。不过,2010年星展中国的营业收入已转为正增长,同时不良贷款率下降至不到1%,拨备覆盖率大幅增加。初步预计,2010年我们在内地的净利润较2009年将有很大进步。
《21世纪》:刚才提到星展中国要提高在集团的盈利占比,除了接收RBS的相关业务,你们明年自身有何业务扩张计划?
张在荣:我们明年的工作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客户群,这是重点。我们明年计划拓展客户数量使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近60%(不包括将转移的苏皇客户)。
此外,我们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产品,例如零售方面会推出QDII产品。
其三是在现有客户基础上增加交叉销售,比如对客户提供现金管理、贸易融资、财资服务多样化服务。这三个方面,有利于我们增加净利润。
第四个措施是增加投入,短期内这并不会增加利润,甚至增加了成本,但有利于我们长远发展。自身客户增长和接收RBS带来的客户规模扩大,都需要我们在前中后台提升服务和管理能力。
《21世纪》:你如何看待明年的市场竞争环境?2011年信贷增长预计会保持一个什么样的速度?
张在荣:明年市场预计竞争会非常激烈。大环境来看,利率会逐步往上走,银行利差可能会扩大,但利率过高,企业信贷需求亦会下降,进而影响到我们的业务。同时,以往年经验看,中资行贷款集中在年头发放,以赚取全年的利润,因此年初预计市场的信贷上升较快,将对我们造成一定的压力。
我预计明年信贷量增长率会有所缩减,可能部分二三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需求还很大,但总体而言信贷投放增速会放缓。
《21世纪》:你们明年的信贷目标定了吗?与今年相比有何变化?
张在荣:今年我们的业务重点主要集中在存款,我们的存款增速大大超过了外资行平均增速,但贷款增速并不是特别快,低于外资行平均增速。因此,我们希望明年信贷增速能够略高于今年,但肯定还是稳步进行的。
网点、人员管理之考
《21世纪》:你能否具体介绍下网点建设的计划?
张在荣:现在我们共有16个网点,包含8个分行,8个支行。我们计划到2013年底网点能增加到50个左右。
《21世纪》:我们注意到过去三年你们的网点才增加了11个,但现在每年平均要增加11-12个,这会不会对你的网点开设能力提出挑战?
张在荣:过去我们的网点铺设确实不是很快,这可能有内部协调等问题,但现在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中期的规划,相关的投资预算也已获得母行批准,因此网点铺设将比以前更加顺畅。我们认为这样的一个速度合乎我们的管理能力。
《21世纪》:这些网点在具体选址上是如何考虑的?
张在荣:网点选址是纵深铺开,我们已基本确定了目标城市,例如重庆、成都、青岛、沈阳、武汉等地会考虑开设分行。另外,在北京、上海、广州这几个已有分行的城市,我们考虑进一步增设支行。当然这些最终还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
网点选址要综合考虑几个因素。首先是当地的GDP,人口数量等;其二是与客户沟通,看他们接下来两三年业务拓展的城市分布,我们也需要考虑追随;其三则是考虑同业,了解当地外资行网点状况,以及经营的难易程度。
《21世纪》:有没有考虑开设一家村镇银行?
张在荣:我们在观察、研究。
《21世纪》:随着规模扩大,对人员扩张也提出了挑战。
张在荣:我们的员工从2010年初的800多名增加到目前的约1000名。预计明年员工数量将达到近2000名。
《21世纪》:外资行近年来发展面临较大的人员流动问题,此前很多中资行人员跳槽到外资行,但近两年又回流了。你觉得目前外资行的人员管理面临哪些挑战?张在荣:员工流失,一方面可能是薪金缺乏竞争力,或者公司没有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另外员工工作积极性还与公司发展前途有关。
我们在国内的员工管理也遭遇过一定的挑战,2009年外资行的员工流动性比较高。2010年,内地外资行平均的员工流失率大致在25%-35%之间,我们的员工流失率要低于这个水平。
今年我们提高了员工的底薪,使其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另外我们特意划拨一部分资金,组织员工活动,增强凝聚力。同时,我们还为员工提供了很好的培训课程。
《21世纪》:你们的员工中资行过来的多吗?
张在荣:挺多。可能提到外资行,大家觉得员工可能是留洋,或者有外资行背景。但我们也不断录用一些中资行或本地人才,逐步走向本地化,可能的话,将银行全面本土化,包括银行高管人员。
《21世纪》:此前星展银行成立过一个人民币基金,该基金目前是否已经开展了投资?
张在荣:还没有投资,我们比较谨慎,还在看。
《21世纪》:是因为手续上的问题,还是项目上面?
张在荣:我们看了很多项目,不过目前市场上整体价格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