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4家国有商业银行及2家股份制银行当月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期限为2个月,这批差别存款准备金于12月中旬到期。有消息称,银行已接到通知,上述差别准备金率实施期限将会“再延期三个月”。
被实施差额存款准备金率的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
银行周刊:上周五,央行再次宣布调高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点,这将使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被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银行达到19%。
虽然存准率工具连连被动用,但加息的利剑仍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信周一(12月13日)在一论坛上称,中国在制定利率政策时应把经济增长及资产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都考虑进来,而不是将热钱流入作为中国利率调整的主要顾虑。11月CPI上涨5.1%,再创年内新高。王信表示,抑制通胀就要提高利率,但利率提高会令短期资本流入压力增大。不过,中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动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这个预期会持续存在,并对资本流入有重要拉动作用。跟本外币利差相比,国内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对短期资本流入的拉动力更强,在制定利率政策时应把诸多因素考虑进来。
银行影响不大
在年内第六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后,该业务指标已经被提高到了历年来的较高水平,央行希望借此回收流动性,抑制银行放贷能力的目标十分明显。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回收流动性的效果或有所显现,但对银行的放贷能力约束可能短期内难见效。
“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通知可能是以非书面的形式通知到行里,然后总行资金部会对各个分行的放贷指标进行调整,目前并没有收到书面统一通知。但是对于我们的北京分行来说,存贷比仅仅在20%左右,影响可以说小到没有。”一位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资金比较充裕的分行来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并不大。
光大银行(601818,股吧)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分析认为,目前央行给银行的存款准备金1.62%的利息,已经可以覆盖银行的资金成本。目前股份制银行的资金成本在1.9%左右,大行在1.1到1.2%之间的水平,平均来看成本基本可以被覆盖。
那么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到底有何效果?盛宏清认为,从银行的总体流动性来看,把存款一部分冻结到中央银行,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就少了,限制放贷能力的作用,同时推高了贷款利率。“央行同时还配合有信贷收缩的行政指导方式,对信贷发放超规模的银行给予比如惩罚性的存款准备金调整、经济制裁等。”他表示。
存准率还有上调空间
11月CPI涨幅创下5.1%的历史高点,同时信贷投放规模也丝毫不见减速地达到了5640亿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幕后,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也趋于明朗。
12月13日上午,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小川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调“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银河证券12日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报告称,“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是抓住了当前通胀因素的关键。相信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通胀会强化流动性管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把通胀控制在可承受水平内。如果流动性得到有效的控制,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有效地稳定了通胀预期。稳定的通胀预期是控制通胀恶化政策成功的关键。
“"尤其要控制好流动性总阀门",这句话值得重点解读。”盛宏清认为,控制物价的行政手段已经基本用到了尽头,未来控制通胀的主要手段将是,控制新增信贷、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外管局加强银行的外汇头寸管理。“明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调高至21%~23%,这要看明年美国经济复苏情况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入情况如何。”
国家外管局在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则表示,“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积极应对和打击“热钱”等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维护国家涉外经济金融安全。”
12月13日,工行、农行、中行、交行也分别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下一年相关的信贷措施。4家银行表示,将认真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好信贷工作,实现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