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度提高准备金率,令银行的银根一再锁紧,为保有客户,部分小银行试图与大银行抱团取暖。
12月5日,江苏昆山市的淀山湖畔,温州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工商联温州商会共同签署协议,搭建战略合作平台,授予沪上温商50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国开行为资金批发商,而温州银行扮演了中介的角色。
“说白了,就是温州银行出让客户资源,而国开行提供资金支持。”一银行人士分析。
银行周刊:大银行、小银行、企业三方捆绑式形成的共同体,能否度过这个资金紧张的非常时刻?
温州银行联手国开行
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郭濂表示,此次战略合作主要针对上海的温商,除了人民币贷款,外汇贷款方面还有合作空间。
本次合作的具体运作方式是,上海工商联温州商会向温州银行推荐优质的中小企业,温州银行对被推荐的企业进行授信,在授信额度内向国开行出具融资性保函,国开行对符合其信贷要求的中小企业给予放贷。
三方参与操作的主体,都是上海的分支机构。温州银行上海分行成立半年,将在沪温商客户视为立行之本,实施“温商特色专营服务”战略和“中小企业主办银行”战略,专门设立3个温商金融服务部,与500多户温商企业合作关系。
“和国开行的合作已经多年,”温州银行上海分行风险管理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场合作中,温州银行没有任何利润分成,纯粹是为沪上的温商做中介担保,申请授信的企业必须符合国家和两家银行的相关规定。”
温商行和国开行类似的银银合作在国内已不鲜见,但商会参与其中却极少。“直接跟商会合作,目的是想将信贷资金导入产业领域。”温商行行长吴华称。
“因为银行资金紧张,有的企业连1000万的贷款申请都批不下来!”签约现场姗姗来迟的温州商会会长历郁平说。而之所以有此合作更突显温州企业对资金的极度渴求。
市场资金紧缺
今年资金市场的萎缩,是这场三方捆绑的最“给力”推手。
“如果平常没有业务往来,年底贷款的事情谈都不用谈了。”一城商行的信贷负责人一口回绝了朋友刘先生的800万抵押贷款。
“我几乎咨询了所有的银行,除了国有大银行还可以放贷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拒绝了。”刘先生告诉记者,并非是他的资信不好,而是目前银行资金奇缺,即使答应放贷,也要求客户捆绑揽储。比如,有一家银行答应贷款200万,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给该行存款500万。
资金短缺不止体现于此。中国银行上海区域的一名交易员认为,“央票市场的信号更加清晰,基本都是银行借钱的声音。”
11月下旬以来,因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利率也在不断创新高。以11月30日为例,货币市场指标利率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收3.33%,创下2008年10月10日来新高。12月1日, 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午盘报收3.36%,较上一交易日继续上涨3个基点。
资金压力高企,国开行的资金实力更显优势,地方授信不断扩展。
“国开行的额度授信到地方,部分会直接和项目对接,也有部分会跟地方上的金融机构合作。”浙江省发改委一官员称。比如,在12月8日,国开行又以20亿的授信额度,与重庆的小额贷款公司达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