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以及到2035年国内远景目标的主要内容。
分析人士指出,规划建议中提出的金融安全、金融创新、绿色金融、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将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东吴证券(601555,股吧)宏观分析师陶川对财联社表示,除了经济发展之外,此次规划建议中最大的关注点在于安全。规划建议和说明中共提及“安全”逾80次,是关键词之首。
在金融安全方面,规划建议提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
中国银行研究员博士后汪惠青对财联社表示,特别需要注意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中的P2P风险、大型数据集中商“数据垄断”造成的信息“鸿沟”问题等。
此外,规划建议还提出要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发展绿色金融。
汪惠青认为,“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以中小银行、农村信用社为抓手,深入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支持乡村旅游、特色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金融服务需求,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在绿色金融方面,主要是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绿色产业提供融资渠道。如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权质押、信贷产品资产证券化、绿色产业基金、绿色担保基金以及碳排放碳顾问和绿色融资租赁等。
华泰证券(601688,股吧)研究报告指出,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全面促进消费。因此个人金融服务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消费金融等,银行继续零售转型仍是大趋势。
在2035远景目标中提及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财富管理行业有望持续较快发展,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增量业务机会。国内庞大的居民财富将持续加大进入资本市场的力度,形成坚实的资金基础。
多位分析人士并称,此次规划建议首提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意味着“十四五”期间,国内金融业改革有望加快。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将逐步取消,其在高附加值业务、人才机制、国际化布局上或对内资机构形成一定冲击。
在监管层面,国内将进一步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通过流动性投放机制改革、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建设、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推进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