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上海样本:开放逾300项企业数据 攻克银行线上贷款痛点-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3:34:3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一名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人士透露,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他们也注意到企业对信息数据安全的各种顾虑。“按照传统信贷审核标准,像我们这样以医疗研发为主的中小企业可能在财务方面未必达到放贷要求,但没想到现在能

一名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人士透露,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他们也注意到企业对信息数据安全的各种顾虑。

“按照传统信贷审核标准,像我们这样以医疗研发为主的中小企业可能在财务方面未必达到放贷要求,但没想到现在能如此快地获得银行信贷支持。”上海涛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晓林表示。

疫情期间,这家企业面临订单增加,产能不足、原料周转量与用工需求加大等问题,需要信贷资金给予支持。相关部门在获悉企业需求后,迅速联系银行进行对接,很快敲定了约300万元的紧急信贷支持。

这背后,除了银行主动加快信贷审核进程,政府相关部门开放大数据同样功不可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积极引入政府部门数据加快小微企业信贷审核效率降低贷款利率同时,如何确保相关数据信息安全,俨然成为银行的新挑战。

上海样本:三大操作便利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向当地18家银行开放了逾300项企业数据,涵盖企业注册登记、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纳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发明专利、商标登记、房产抵押、行政处罚、司法诉讼等多种信息数据。

一位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人士向记者透露,以往银行只能要求企业自行收集递交上述信息数据,要么自行去相关部门核实,导致整个信贷流程至少耗费一周,如今他们只需接入上海大数据中心端口就能快速查阅相关数据,整个信贷流程至少缩短一半时间。

更重要的是,银行能更全面掌握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订单增长所带来的用工状况等变化,从而向优质企业提供更低的贷款利率。

上海农商行金融部副总经理赵智峰表示,通过上述大数据应用,以及政府提供的30亿优惠贷款利率支持政策,目前他们向优质企业提供的贷款平均年化利率为3.8%,较以往低了1.3个百分点。

上述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人士透露,为了确保数据安全,目前银行内部扩充了敏感数据治理项目组,多管齐下搭建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按照事前防范、事中监测、事后加固的操作原则强化数据安全风险预警与防范。

上海大数据中心向银行开放企业数据,早在去年底悄然试点。

“当时相关部门汇集了上海市科委、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8家部门300多项企业数据,由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依托上海市电子政务云与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融合一网通办。通过上线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向当地四家试点银行开放相关公共数据,鼓励银行运用大数据分析等金融科技手段,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这位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人士介绍,截至目前,约400家小微企业因此获得了金融信贷服务支持。

这也驱动上海相关部门进一步扩宽大数据应用的覆盖面,将合作银行数量扩大至18家。在他看来,银行由此获得三大信贷操作便利,一是减少了信贷部门收集审核企业相关信息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加快信贷审核效率,二是优化企业数据信息,从而给予更精准的贷款风险定价,三是丰富了企业获取信贷的方式。

“以往不少科技类中小创业公司负责人以为只有抵押房产才能获得经营性贷款,但我们掌握了企业某些发明专利信息后,就可以提供知识产权质押型贷款,甚至根据企业社保缴纳状况分析企业用工与订单增长趋势,给予更高额度的供应链信贷支持。”他向记者透露。更重要的是,由于银行以往获得的企业数据信息不全,难免通过提高贷款利率规避风险,如今在大数据面前,银行的信贷风险定价更精准,令不少优质企业融资成本趋降,比如疫情期间部分医疗研发企业订单骤然增加,银行鉴于企业未来现金流充裕的判断,将贷款利率较以往降低了约50个基点。

数据安全需“多重把控”

多位银行人士直言,接入政府大数据加快信贷审批效率降低贷款利率看似操作简单,其实还需融入大量智能技术相互配合。比如银行需根据不同行业经营发展状况趋势,通过AI技术对政府提供的逾300项数据进行分层,抓取其中重要数据作为信贷决策的关键依据,此外针对有些小微企业的个性化信贷需求,银行需通过智能技术对企业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给予“一企一策”的信贷扶持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确保这些政府所提供的企业数据信息安全,备受相关部门、银行、企业关注。

一位上海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向记者直言,有些数据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比如司法诉讼背后,是企业与竞争对手围绕某些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归属存在争议,有可能影响企业的实际估值与行业地位。一旦这些官司诉讼具体内容被泄露,有可能会对企业业务扩张构成潜在压力。

前述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人士透露,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他们也注意到企业对信息数据安全的各种顾虑。因此银行内部扩充了敏感数据治理项目组,采取了多项措施确保数据安全。其中包括严格实行账户统一管理与权限分离,相关企业敏感信息的访问与使用均遵循“最小必须原则”与“权责对应原则”,银行人员只能获得其发展业务所需的操作与访问权限;此外银行利用云计算解决方案,将上述数据部署到银行核心区域,封禁非法拷贝、下载、存储、外设连接等操作,确保企业敏感信息不在操作终端落地,严控敏感数据获取与外发渠道;与此同时,运行还通过技术监测,对所有潜在的敏感数据泄露渠道埋设“探点”,长期监测邮件外发、违规打印,屏幕拍照等异常行为,管控所有数据出口,若相关员工转岗或离职,银行也会迅速变更相关账号权限,把控敏感数据安全“最后关口”。

“目前银行尚未发生从上海大数据中心接入的企业数据信息泄露事件。”他强调说。这或许能令其他地方政府部门打消对数据安全的顾虑,尽早向银行开放不同类型企业数据,帮助银行提升信贷投放效率,助力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渡过难关。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