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修复要看“疫情的控制、企业复工”。
疫情下,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特别是驰援中小微企业政策持续落地,多家银行需要资金补充,永续债作为资本补充的新渠道,受到银行的青睐。
2020年以来,银行永续债的发行不断提速,不仅有国有大行的身影,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参与其中。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3月17日,今年已有东莞银行、华融湘江银行、湖州银行、江苏银行、桂林银行、北部湾银行、邮储银行7家银行获批发行累计超过1000亿元永续债。
“部分中小银行等地方法人机构开展业务地域受限、资产质量不高,由于资本补充方式单一,一些银行资本充足率已跌破监管要求的120%红线。再加上疫情对银行业务量、价、质核心指标的直接影响,银行急需补充资本。永续债能起到优化银行资本结构、提升风险容忍能力,预计今年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永续债将加速获批。”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永续债获批加速
近年来,银行业补充资本愿望迫切。2017年年底,监管出台的流动性新规规定流动性匹配率等指标,银行开始收缩同业业务,回归传统的信贷业务,而 2018年委贷新规的颁布,则进一步明确了对于通道类业务的限制,银行资本要求趋严。
银行二级资本债、优先股和可转债分别用来补充二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核心一级资本。但从发行量来看,二级资本债门槛较低而体量最大,多采用非完全市场化方式发行,风险并未完全分散。而优先股、可转债门槛较高,审核更为严格,在此背景下,银行永续债应运而生。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从去年1月25日,中国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首单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开始,截至当年年底,银行永续债发行16只,规模合计5696亿袁。发行主力是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平安信托、中信银行(601998,股吧)等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不过,2020年银行永续债发行主体发生了变化,除了邮储银行获批的8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主体均为中小银行,例如,北部湾银行获批发行30亿元,桂林银行获批发行40亿元,江苏银行获批发行200亿元,湖州银行获批发行20亿元,华融湘江银行获批发行60亿元,东莞银行获批发行30亿元。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银行盈利能力下滑、内源性资本补充受限,叠加资本计提压力日渐增加,创新发行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夯实资本实力是当务之急;另外,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多次提及‘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永续债发行扩容不仅仅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之间发生,预计今年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在永续债发行数量和规模上有望持续扩大。”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今年2月,央行称,推动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等途径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相关地区的信贷支持。
利率或继续分化
一般来讲,永续债票面利率包括基准利率和固定利差两个部分。基准利率为债券申购文件公告日或基准利率调整日前5个交易日公布的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5年期品种到期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而固定利差为发行时确定的票面利率扣除债券发行时的基准利率。
不同类型银行,永续债票面利率差别较大。3月17日,邮储银行发行800亿元“20邮储银行永续债”,票面利率3.69%,其中基准利率为2..44%,固定利差为1.25%。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1月17日,杭州银行发行的70亿元“20杭州银行永续债 ”,票面利率4.10%,其中基准利率为2.89%,固定利差为1.21%。2019年9月,渤海银行的“19渤海银行永续债”票面利率4.75%,基准利率为2.94%,固定利差为1.81%。
一位国有大行人士对记者表示,永续债的票面利率存在分化,评定标准看债项评级,越高越好,最好是得到国际评级机构的认可;再者看条款,仅设定无法生存触发事件减记条款的永续债,可进一步降低减记风险,利率较低;看投资者认购,认购倍数越高、投资者结构越分散多元,表明市场越认可。
除此,永续债的利率定价还与发行银行的信用质量有关,而信用质量主要取决于权益属性和主体信用质量两个维度。“具体来看,权益属性越强,在破产清算偿付顺序中与普通股越接近,同等条件下其能获得的信用等级与同一发行人普通无担保债务的信用等级相差也会越大;主体信用质量越高的发行人,永续债结构化安排中影响权益属性判定的条款被触发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一家评级机构人士称。
“去年,包商银行事件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农商行发行债券利率出现较明显的分化,中小银行发行认购率较低而利率较高。下半年开始有所改变,逐渐修复。但今年春节后,受疫情影响,不同类型银行的分层又一次拉大,中小银行永续债的获批较为迅速,但发行利率何时走低要看疫情的控制、企业复工的情况。”一位中小银行高管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