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不约而同地提出转向“轻型化”,关键之一是“轻资本”,但当下面临的难关也是资本。
近期,评级机构穆迪测算,2019-2020年国内银行每年的资本补充再融资需求大约5000亿元。
此前,银行表外、表表外业务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是理财等业务资本占用低,为“轻资本”。但2017年以来,银行资本回表进程开启后,将资产从风险权重较低的影子银行业务投向风险权重较高的贷款,使得各家银行资本消耗加速,尤其是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急需补充。
在各家银行股价破净的情况下,优先股之外,去年底推出的永续债成为补充一级资本的第二选择。继中行后,已有四家银行提出2000亿元的永续债发行计划。
穆迪表示,由于监管规定限制,资产规模低于人民币1万亿元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不太可能发行永续债。多数城商行和农商行未上市,也无法发行优先股。这些银行将主要通过核心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工具来补充资本。
次级债发行规模接近去年全年
根据Wind统计,今年初至今,商业银行已发行次级债券3640亿元,目前发行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
2018年,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4007.20亿元,上半年发行仅900多亿元,下半年突然暴增至3000多亿元。
5月14日,兴业银行(601166)公告,银保监会批准其发行不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5月8日,宁波银行(002142)公告,央行同意其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
此外,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即“永续债”)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路径。
继中行今年1月发行票面利率4.5%、400亿元规模永续债后,多家银行紧随其后。3月28日,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不超过800亿元减记型永续债;光大银行(601818)同日公告,建议发行400亿元减记型永续债。4月3日,交通银行公告发行400亿元减记型永续债。5月10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民生银行(600016)发行400亿元永续债。
永续债一般采用5+5+N的期限结构,中行将减记条款设置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5.125%以下即触发。
“新的资本工具发布之前,银行发行次级债基本上是10年赎回期,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银行业,大部分是5年赎回期。”穆迪副总裁兼高级信用评级主任诸蜀宁表示,对于永续债,目前设立了5年的赎回条款,经过市场询价、定价后,投资者也默认永续债作为5年以上持有期限的债券来配置。
在资产回表的压力下,多家大型银行的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均面临压力。
今年一季度,五大国有银行中,工行、建行、农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下降0.17、0.03、0.19个百分点,工行、农行、中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下降0.14、0.16、0.03个百分点。股份行中,兴业、浦发、光大和华夏银行(600015)的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全部下降。
5000亿再融资需求
银行补充资本的逻辑,一般以内部资本补充为主,然后再推进外部资本补充。
其测算方法举例而言,兴业银行高管在一季报业绩会上表示,2018年,兴业通过内生增长获得的资本净额增加约480亿元,近年来测算以内生资本补充的资本净额在430-450亿之间,按照12%的资本充足率测算,可以获得3600-3800亿元的风险加权资产增量。按照该行中期资本规划,主要依托于内部资本增长,同时适度依托外部资本补充。今年兴业已准备发行500亿二级资本债券,目前已报给监管部门批准;同时,还会发行300亿元永续债。
今年的资本补充高潮,源于五年前。
“虽然是由银行决定是否行使的期权,但在资本补充工具定价时,市场已预期这批债券将于5年后赎回。”诸蜀宁表示,原银监会于2013年出台新的资本管理方法后,银行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大量发行新的巴塞尔协议要求下的资本补充工具,由此形成2014-2015年的补充资本高峰。与之前相比,这一批资本补充工具的新特性是,普遍设立5年可以赎回条款。
根据穆迪测算,国内银行此前发行的大量存量资本工具,将在2019-2020年可赎回,预计银行将赎回这些债券,因为银行认为有望在境内以更低的利率为上述债券再融资。
估计2019-2020年每年的再融资需求将达人民币5000亿元左右,不过部分资金可能已在2018年下半年先行筹措。
监管也加大了对附加资本的要求。中国的工农中建四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需要遵守最早将于2023年生效的损失吸收率规定,四家银行2018年底杠杆率为6.76%-8.05%,穆迪测算其静态缺口为3.3万亿元。其他大型银行将需根据2018年12月公布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框架满足1%的附加核心一级资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