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大银行(601818)披露2018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02.44亿元,同比增长20.03%;实现净利润337.21亿元,同比增长6.67%。
光大银行董事长李晓鹏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是业绩丰收的一年,未来要利用集团优势,构建财富生态圈,运用金融科技力量,聚合线上线下产品,打造沃尔玛式的金融超市,让客户享受一站式金融服务。
去年11月份履新光大银行行长的葛海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9年是价值创造年,未来工作重点在于围绕高质量发展,贯彻董事会制定的中长期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建立全方位
金融科技支撑体系
金融科技一直是近两年来各股份制商业银行比拼的重点,也是银行实现弯道超车的核心所在。在去年业绩发布会上,李晓鹏提出在科技创新上投入要增加到净利润的2%,而在今年的业绩发布会中,李晓鹏则亮出了数字光大、科技银行的成绩单。
李晓鹏表示,2018年,光大银行围绕"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愿景,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紧跟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经过多年的建设,光大银行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大脑、两大平台、三项能力"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支撑体系。
"一个大脑"即数字化大脑;"两大平台"即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三项能力"即自主研发能力、安全运营能力和开放协同能力。
从科技投入到科技成果,再到业务成果,李晓鹏董事长尤其重视最后一环的转化,在他看来,打造科技银行责无旁贷,而科技银行的重点在于科技落地,而不能仅仅是概念。
事实上,在实践中,全方位的金融科技能力使得光大银行在各项业务的发展上更加游刃有余。通过重构系统处理流程,目前预约对公开户30分钟内就可以办结,现场开户60分钟内办结,助力了其去年对公新开户同比2倍的增长。
此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客户个性服务的无缝对接,在手机银行实现指纹、人脸、声纹等识别手段,提高客户服务便捷度和智能化水平。去年光大银行的手机银行客户规模与质量稳步提升,年度活跃用户数达2000万户,月活客户增幅超过100%。
据李晓鹏介绍,光大银行建立了大数据风控团队,全面推进大数据风控模型建设。例如,光大银行和蚂蚁金服联合开发"随心贷"产品,每笔消费贷款平均1800元,办理的速度只需十几秒,业务效率和获客精准度大大提升。
在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公布的2018年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评价中,体系智能化能力评价一项,光大银行排名全国性商业银行第二名,其中零售客户电子化渗透率97.2%,排名第一,充分说明了金融科技给其带来的获客优势。
云缴费惠民惠己
在光大银行金融科技的试验田中,云缴费最早播种的,如今已是硕果累累。历经10年打造,云缴费已成为中国便民缴费行业的领军者和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先行者,也是光大银行普惠便民服务的核心基础业务之一。
2018年云缴费业务更是加快发展,"一年增出九年量"。光大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接入缴费项目4041项,当年接入2036项,同比增长101.55%;缴费用户2.53亿人,比上年增长64.71%;缴费金额206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61%。
目前,在基础民生服务方面,光大银行的云缴费的电费服务已覆盖中国境内全部省级行政区,地级市覆盖率达到100%;水费服务覆盖全国216个地级市;燃气费服务覆盖全国225个地级市。
云缴费业务除了完成普惠金融的使命外,对银行的经营贡献日益显现。葛海蛟表示,云缴费业务已成为银行与政府机构、大中型国企与事业单位、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的重要突破口和基础业务之一,对光大银行价值创造有持续提升的作用。
截至2018年年末,收费单位在光大银行开立结算账户3308户,沉淀日均存款202.57亿元,同比增幅为430%。
"云缴费已经陆续接入非税财政收入系统,通过云缴费在业务方面的不断覆盖,未来云缴费将向云生活过度,深入到旅游、健康、环保等各个领域,建设中国最大的开放式缴费平台初心不变",李晓鹏表示。
资产管理子公司稳步推进
作为全国最早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银行,光大银行资产管理子公司设立的进展情况也备受关注。此前,光大银行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设立全资资产管理子公司。
据李晓鹏介绍,银保监会已经接受了申请,等待监管部门批准。葛海蛟则表示,资产管理子公司是打造一流财富管理公司战略目标的核心板块,起着基础性作用,管理层将投入巨大的精力,在资本方面已为资管子公司做好准备。
此外,2018年年报显示,光大银行全年累计发行理财产品5.85万亿元,理财产品余额1.24万亿元,阳光理财项下已到期理财产品全部正常兑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