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萌
去年,一系列资管规定赚足了市场各方眼球。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将满一周年。
根据各家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上市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提速,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占比不断提升。
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提升
具体来看,浦发银行(600000)年报显示,该行积极落实资管新规要求,加快个人理财业务转型,构建了集现金管理类净值、类固收净值、债券类净值、项目类净值为一体的多元化净值产品体系,推出天添盈增利1号、鑫盈利、鑫盈利稳利、熠盈利等个人净值型理财新产品,新推天添盈增利系列产品规模接近千亿元,净值理财产品规模突破4000亿元,占比提升至48.68%。为理财经理配备多样化的经营管理工具,提升三方代理服务能力,理财经理人均产能提升明显。
中信银行(601998)年报显示,银行理财方面,其积极应对资管新规要求,全力推动产品净值化转型, 截至去年年末,该行个人净值型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占比较2017年年末提升25.98%。农业银行年报显示,该行净值型产品体系构 建完善,净值型产品规模超过5000亿元。交通银行年报显示,净值型理财产品日均规模较2017年年末增加356.19亿元,净值型理财产品日均规模占表外理财比重上升4.83个百分点至15.52%。
此外,中国银行去年稳步推进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发展,加大净值型产品发行推广力度。上海银行向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报备的净值化管理产品规模1197.49亿元,占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的比例较2017年年末提高29.19个百分点。
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数据监测显示,截至2019年3月末,存续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共5215只。从每月发行量来看,2月份由于春节假期影响,发行量下降,3月份又重新回归正常,发行量为553只,环比较2月份增加37.56%。预计4月份发行量仍将在500只以上。
投资者接受度仍需培育
除了公布报告期内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规模外,还有上市银行在年报中提到“客户对净值型产品的接受程度需要一定时间培育,这将在短期内对各家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发展和收入增长带来很大的挑战”。《证券日报》记者走访银行网点也印证了这一点。
“最近净值型理财产品销售情况不理想,特别是股市又火热起来,投资者教育更难做了。”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某国有大行理财经理介绍称,“刚才接待了一位来网点咨询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在详细讲解了风险等级、过往业绩、收益率计算方法后,投资者直接表示‘不好理解’,还是想购买标明预期收益率的产品。”
在另一家国有大行网点,《证券日报》记者拿到的理财产品宣传单上,近半数的理财产品为净值型产品。在记者咨询时,理财经理表示:“强行推广怕引起反感”
某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则表示:“投资者能够首先打破对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惯性思维。对于习惯预期收益率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净值型理财的劣势在于产品净值是不断波动的,投资者感觉心里没谱,但它有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有银行理财经理坦言:“目前,我行是将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作为宣传营销重点,客户的接受度要高一些。”
《证券日报》记者随机采访到的一些投资者也表示:“对净值型理财产品不了解,需要一些时间来接受,还是倾向购买固定收益类产品。”
还有理财经理建议道:“目前各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类型很多,收益计算和申购赎回方式也有很多创新。随着保本型理财产品的逐渐退出,净值型理财产品肯定会越来越多,尽早的接触和了解该类产品也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