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欧阳觅剑
在2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等人介绍了支持商业银行通过永续债补充资本金的情况。潘功胜指出,目前推动银行以永续债方式补充资本,首先是有利于拓宽商业银行其他一级资本补充渠道,优化银行资本结构;其次有利于丰富我国债券市场品种结构。
为了支持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央行创设了CBS(央行票据互换工具),在一定条件下,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可以用永续债交换等额央行票据。CBS操作可能使央行持有商业银行的永续债,扩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因而一度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版QE。潘功胜特别指出,CBS并非中国版QE,这种操作是“以券换券”,不涉及基础货币吞吐。创设CBS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在永续债市场发展的初期起到引导和培育的作用。
整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处于较高水平。我国监管部门要求,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分别为7.5%、8.5%、10.5%;系统性重要银行在此基础上再各提高1个百分点。而2018年末,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03%、11.58%、14.20%,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依然远高于监管要求。但是,也有部分银行出现了资本金紧张的情况,一级资本充足率仅比监管要求高不到1个百分点。近年来,很多银行通过多种渠道补充资本金。监管部门也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永续债是商业银行补充其他一级核心资本的重要工具。
商业银行通过永续债等工具补充资本,可以增强信贷投放能力。今年要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银行贷款增速将继续维持较高水平,这就需要及时地补充资本。监管部门的另一个考虑是,一些表外资产要回到表内,也会占用银行资本金。因此,监管部门大力推动商业银行通过永续债等工具补充资本金,其实是在“开前门,堵后门”——鼓励正规渠道的信贷增长,而对非正规渠道(影子银行)则继续采取严监管,要求表外资产继续回归表内。
前几年,影子银行发展迅速,金融机构为了减少资本占用,纷纷将资产出表。这种监管套利使金融体系暴露在越来越高的风险之中。随着宏观审慎评估的完善、资管新规的出台,监管套利的空间受到压缩,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放缓,一部分表外资产回到表内。从数据看,2018年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都是负增长,而银行贷款则达到15.67万亿元,同比多增1.83万亿元。由于影子银行受到限制,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增速下降到个位数,为9.8%。
有人将2018年的经济增速归咎于金融监管使影子银行收缩。他们认为,影子银行等非正规金融可以弥补银行贷款等正规金融的不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而影子银行则可以为它们提供金融服务。但监管部门并未接受这套说辞,没有放松监管、纵容影子银行体系再次膨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选择了“开前门,堵后门”的路径。实际上,在影子银行迅速发展的时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不强,很多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还有一些流入房地产领域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另外,民间借贷非正规金融渠道易获得但高成本的资金促使一些企业盲目扩张,最终陷入债务泥潭。这些事实就发生在两三年之前,提醒我们将金融活动纳入监管的重要性。
可以预见,今年仍将是银行贷款较高速增长而影子银行渠道受抑制的形势,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不会显著提高。中国经济不应该过度依赖金融创新和融资规模的扩张。(编辑祝乃娟)